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影像四川>详细内容

【影像】央视10套今(2019.8.24)晚20:50播出《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什邡篇:什邡,导洛通山什邡板鸭飘香 经历涅槃重生的爱与奇迹

来源:央视科教 发布时间:2019-08-24 08:08:07 浏览次数: 【字体:

CCTV-10

2019.8.24 20:50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什邡篇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什邡篇 预告片

石亭江,古称雒江或洛水,它发源于什邡以北的九顶山。从山区进入平原后,石亭江呈发散的扇形,分流成大小十条河流。明朝人的著作里说: “江出章山分为十河,县之名,即由此而起也。”

也就是说,什邡地名中的什,是指石亭江分出的十条河流。什,在古汉语中,字义之一就是十。

邡,指殷商中央王权以外的一些小的方国。

按照古代文献中的解释,什邡就是一个有着十条河流的小方国。

什邡人的性格中,既有巍巍大山赋予的勇猛刚强,也有浩浩流水沉淀的灵秀隽永。

金戈铁马的战略要地

錞于,也称錞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铜质打击乐器。不过,它不是普通乐器,而是用于军队传递信号,《淮南子· 兵略训》中说:“两军相当,鼓錞相望”。

2009年,什邡出土的錞于为虎纽,虎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 上古时期,巴人和蜀人都有崇拜虎的习俗,虎纽錞于正是这一风俗的体现。

专 家推断,什邡出土的这件錞于,制作年代应在战国中晚期。

尤为宝贵的是,最近几十年,全国出土的錞于大约有100余件。上世纪90年代,重庆三峡博物馆入藏了一件高68厘米的錞于,当时誉为錞于王;而什邡出土的这件錞于,比它还要高17厘米,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当之无愧的錞于王。

如今,它已成为什邡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近年来,在什邡城关的战国秦汉墓地中,还出土了上千件青铜兵器。如此数量的青铜兵器,在四川考古史上也属罕见。

这些青铜兵器有力地说明,从先秦时期起,作为成都平原屏障的什邡,就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导洛通山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的治水理念

洛即洛水,又称石亭江。发源于川西北大山中的洛水,当它顺着山谷流出大山进入平原时,必须从狭窄的高景关夺路而出。两山对峙的高景关使得河道急剧收束,时常堵塞,因而危及下游。

最终,李冰决定采用和都江堰相同的办法,在高景关修筑洛口堰。这是他漫长治水生涯中的最后力作。

李冰带领民众,采取火烧水激的方法,打通了高景关,从而把洛水一分为三,分别导入朱堰、李堰、火烧堰。通过三堰后,江流形成密集的河网。

导洛通山工程完成不久,李冰溘然长逝,安葬于洛水之滨的章山之麓。

因为李冰的努力,原本狂暴的沱江中源,从此变得驯服规矩,居住在川西北高山地区的羌族和氐族先民们,从山上走下来,“溉灌稻田,膏润稼穑。 ”

被水患威胁的什邡一带从此脱颖而出,成为桑麻欣荣的农业重镇。什邡,也因而有川西农业文明发祥地的美誉。

舌尖的美味:什邡板鸭

什邡板鸭俗称烧腊鸭子。古籍《王家尚食谱》中记载,北宋文豪苏东坡,与朋友饮用绵竹蒸蜜酒时,佐酒之物便是什邡板鸭。

清朝初年,大批广东移民迁徙到什邡。他们带来了岭南的制作方式,板鸭技艺日趋成熟,并催生出远近闻名的什邡板鸭。

板鸭的得名,缘于在制作过程中,不论晾晒还是腌卤,都要用竹骨把鸭子绷起,最后的成品因而呈板状。最迟在清朝中后期,什邡板鸭已成为川中名优特产。

经历涅槃重生的爱与奇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与汶川同处龙门山地的什邡成为极重灾区。

危难时刻,人民子弟兵急驰千里,奔赴灾区。

救援结束后,送别的人群中,一个男孩双手举起这样一幅标语“长大我当空降兵”。

6年后,当年的小学生长大成人。他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军。让程强惊喜的是,那一年,到什邡征兵的部队,正好是空降兵。就这样,程强圆了童年时的梦。

程强所在连队是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连,同为四川人,程强觉得是缘分,更是使命。

在什邡罗汉寺,立着一座《一百零八罗汉娃诞生地碑》,它记录的是大地震之后,108个孩子的降生。

大地震发生当天,与罗汉寺一街之隔的什邡市保健院,在一阵剧烈的摇晃后变成危房,几十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和刚生了孩子的产妇,只能露宿街头。

大灾大难面前,救死扶伤成为所有人共同的信念。罗汉寺最终打破禁忌,选择为生命的诞生创造条件。

于是,在罗汉寺里的空地上,连夜搭起了一座帐篷保健院。此后两个多月里,一共有108个婴儿在罗汉寺里出生,人们亲切地把他们称为罗汉娃。

2018年5月10日,四川卫视公共频道:汶川十年:罗汉寺走出108罗汉娃

2018年4月,一部讲述这段传奇经历的电影在罗汉寺开机。镜头前,孩子们笑靥如花。这片曾被大震肆虐的土地,早已恢复了勃勃生机。

磷石膏堆场

变身为环保体育公园

地处龙门山麓的什邡有丰富的磷矿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多家化工企业应运而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座座磷石膏堆场。

在改造石膏堆场过程中,什邡人采用了全国领先的包裹堆体方式,彻底阻隔了磷石膏与环境的接触,之后再在堆体上覆土绿化。

梯田状的造型,在遇到下雨时,冲刷物流经每层设置的锚固沟汇聚到底端截洪沟,然后再经处理池生态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面对磷石膏处理这一世界性难题,什邡人不仅用覆土绿化的方式让它成为新型景观,还探索出一条废物利用的新路子。

今天,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山水的命运与人的命运更加紧密。守护这片土地的人们,努力把“生态好、生产优、生活美、生命强”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用影像记录当下

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什邡篇》

播出时间:8月24日 20:50

来源:央视科教

来源: 央视科教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