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英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12-14 15:26:00 浏览次数: 【字体:

鲜英,字特生,西充县人,生于1885年6月 10 日 (清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1907 年,鲜英入顺庆府中学堂,翌年,考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杨森等人同学。毕业后,分发在三十三混成协作见习官,旋升任排长。1911 年 11月,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张澜任川北宣慰使,配备一个支队,鲜英任支队长。

1915 年12月,鲜英于陆军大学第五期毕业后,任袁世凯总统府侍卫官。鲜英痛恨袁世凯的专制与卖国行径,参加反袁。随后离京返川,在钟体道部任参谋。1920 年,刘湘任川军第二师师长,应刘湘之邀,到该师任参谋长。1921年,刘湘在重庆就任川军总司令,鲜英任总司令行营参谋长,兼任重庆铜元局局长。

1925 年4月,杨森发动“统一之战”,欲以武力统一全川。刘湘暗中派鲜英去杨森部的第一师师长王缵绪处,劝其“息兵停战,以苏民困”。王接受鲜英劝说,发出通电斥责杨森,其他师,旅长迅即响应王的通电,战局急转,杨森大败。9月,刘湘任命鲜英为第十师师长,兼江巴卫戍总司令,驻防重庆。

1928年,刘湘整编部队,鲜英辞去师长职务,改任刘湘的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参赞,兼任惠民兵工厂厂长。1935年2月,刘湘就任四川省政府主席,5月,鲜英被任命为四川省第十三行政区督察专员,驻节绵阳;1936 年 12月,调任第十一行政区督察专员,驻节南充,一直任职到 1939 年 7月。此后,鲜英未在国民政府任职。

鲜英常年居住于重庆上清寺特园。特园建于 1931 年,位于嘉陵江南岸,有楼房十数间。张澜每到重庆常下榻于此。当张澜在汉口参加国民参政会时,与周恩来恳谈中,欢迎中共在西南地区开展活动。1938 年,周恩来、董必武到达重庆后,即造访特园与鲜英面商。提出中共为同各界人士共赴国难,需要有共商国事的场所,特园如能提供方便,当是最理想之处,鲜英欣然同意。周恩来恳切地说:“在蒋介石的高压下,这也可能给特园带来麻烦。”鲜英当即回答:“都是为了共赴国难,我是一愿意,二不怕。”从此,中共许多人士常来特园参加各项活动。

1941年3 月 19 日,张澜与黄炎培、梁漱溟等人,在特园召开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大会。从此,特园便成为民主政团同盟的活动中心(从 1941 年至1946 年,民盟总部一直设在特园)。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特园举行全国代表会议,会上决定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鲜英被选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以后,他又兼任民盟重庆市支部负责人。鲜英以其财力和物力,积极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

鲜英是重庆《新蜀报》创办人和发行人之一。该报从 1921 年创办后,曾先后聘请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陈毅等人主持笔政,撰写文章,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积极作用。抗战期中,《新蜀报》经常登载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及早实施宪政的强烈呼声。1944 年 1月 5 日的社论《岁首淡宪政》中,强调“把民主精神一点一滴的渗入生活中去”。抗战胜利后,为了全国的和平与民主,毛泽东亲临重 庆与国民党谈判。

1945 年 8月 30 日,毛泽东到特园专访张澜与鲜英,商谈国事。9月 2 日,张澜与鲜英在特园宴请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鲜英夫人金竹生将亲手酿制的西充传统名酒——枣儿酒,献上席间。鲜英长女手捧纪念册,请毛泽东主席题字,毛书以“光明在望”四字相赠。9月 14 日,毛泽东第三次来到特园,与张澜和鲜英再作长时间的恳谈。数年来,民盟总部负责人和许多爱国民主人士经常在特园聚会,商讨国事,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吴玉章等人也常到特园参加各项活动。董必武赞誉特园为“民主之家”。郭沫若书赠“民主之家”的匾额,并题诗赞扬,诗云:

嘉陵江头有一叟,银髯长可一尺九。

其氏为鲜其名英,全力为民事奔走。

以国为家家为国,家集人民之战友。

反对封建及法西,打倒独裁打走狗。

有堂专为民主开,有酒专为民主寿。

如今民主见曙光,民主之家永不朽。

张澜也撰赠楹联,热情赞美鲜英。联云:“谁似这川北老人风流,善工书,善将宾,善收藏书籍,放眼达观楼,更赢得江山如画;那管他法西斯蒂压迫,有职教,有文协,有政治党团,抵掌天下事,常集此民主之家。”

由于特园成了爱国民主人士经常聚会之所,国民党对鲜英极为嫉恨,便在特园周围遍布特务,严密监视,多次投递匿名信,要鲜英立即停止提供场地,不让民主人士在此活动。鲜英无所畏惧,严词拒绝。各界民主人士照常在特园活动。重庆解放前夕,鲜英不顾个人安危,运用与四川地方势力的老关系,保护了不少中共党员和民盟盟员。并曾策动杨森起义,未果。

重庆解放后,鲜英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继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并选

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 年,鲜英被错划为右派。1962 年,经董必武安排,鲜英移住北京,加以保护。1968 年 6月 10 日,鲜英在北京逝世。特园毁于1968年4月武斗的战火中。“文化大革命”后落实政策,将鲜英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