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12-04 17:0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刘伯坚,原名永福,字永锢,号铁侠。1895年1月9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于巴中县龙岗寺(今属平昌县)。曾入省立巴州中学、绥属联合中学、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就读。在万师读书期间,目睹列强凌辱中国,痛心疾首,决心到西方寻求救国之道路。

1919 年,先后进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法文专修馆补习外语。1920 年夏赴法勤 工俭学。刘伯坚先入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半工半读,后转到法国马赛。1921 年初到巴黎,参加了赵世炎、李立三组织的劳动学会,积极从事勤工俭学学生和华工的组织工作,与中法反动派进行斗争。同年冬,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一起商讨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事宜。返回比利时后。建立和发展基层组织。

1922 年,刘伯坚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旅比支部、旅欧总支部书 记。1923 年 11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不久,被推为中共旅莫支部干事会负责人。还与曾涌泉等创办了《前进报》。1926 年春,冯玉祥南口兵败,通电,下野,赴苏考察学习。刘伯坚根据中共党组织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向冯玉祥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国共合作。冯深受启发和教育,表示欢迎刘伯坚等共产党人到西北军协助工作。1926 年 9 月16 日,冯玉祥、刘伯坚及苏联顾问等一行人抵达西北军驻地五原后,立即着手整顿部队。在“五原誓师”大会 上,冯玉祥、刘伯坚分别发表了演说,提出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并将西北军正式更名为国民联军,刘伯坚任政治部部长(冯任总司令),担任全军党务、政治、宣传、组织、训练等工作。从此,军威大振,全军很快发展到 20 余万人。

为了把这支旧军队改造为革命军队,刘伯坚按苏联红军经验,在国民联军内建立各级政治机构,加强政治工作,政治部内设立组织、宣传、总务三大处,总部以下的军、师、团、营也设政治工作机构,并请求中共党组织输送政治干部。先后有陈乔年、刘志丹、邓小平等 200 多名党员到联军工作,有的还担任了军、师一级政治部长,从而奠定了中共对联军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基础。同时,在五原、包头、银川、西安等地创办军政干校和各种军事训练班,培养大批基层骨干,不少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刘伯坚常深入基层,奔走各军,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官兵的信任,改变了旧军队的不良作风,部队规模扩大和战斗力显著增强,成为西北军历史上最鼎盛时期。1927 年 5月,冯玉祥率师出陕,连克洛阳、郑州、开封。与唐生智部会合,实现了“会师中原”的计划。“宁汉合流”后,冯玉祥倒向蒋介石一边,在国民联军中开始“清共”,并将刘伯坚、邓小平等共产党人礼送出境。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刘伯坚更深刻地认识到,要革命就必须懂得军事,共产党必须掌握军队。1928 年春,他再次赴苏。先后入莫斯科军政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同年 6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0 年秋,刘伯坚回国,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任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此间,他坚持原则,支持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意见,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作斗争,受到王明的排斥和打击。

1931年 12月 14 日夜,原属西北军的第二十六军在宁都起义。刘伯坚是这次起义的策划者和指挥者之一。起义胜利后,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刘伯坚任政治部主任,对起义部队的整顿、改造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抵制了对起义人员“要兵不要官”的“左”倾错误做法,坚持大胆地吸收经过考验表现好的起义官兵加入中国共产党。促使他们加深对共产党和红军的认识,坚定了革命的信心。1934 年 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伯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 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刘伯坚调任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坚持敌后斗争。他既没有因“左”倾错误领导和排斥而消极,也未因革命遭受暂时挫折而悲观,而是以大局为重,积极投入紧张而又艰险的工作。为护送主力红军过于都河,赣南军区政治部担任架桥任务,刘伯坚不分昼夜,到工地领导策划架桥和后勤支援工作。

1935 年2月,在“左”倾路线影响下,瑞金等四县城沦陷,中央分局、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和赣南省的机关部队,被敌围困在于都南部地区,刘伯坚率领机关干部和警卫战士开始突围。3月4日,在信丰的唐村附近与敌激战,省委书记阮啸仙牺牲,刘伯坚身中数弹,左腿负伤,仍顽强指挥战斗,终因弹尽伤重,不幸被俘。后被押解到大余监狱。在狱中,他抱着“生为中国生,死为中国死”、“一死以殉主义,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的坚定信念,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敌人的劝降。3月 11 日,刘伯坚被转囚绥靖公署候审室,当天写下了《带镣行》,真实地记录了转监途中情景,也表达了他对党、对人民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赤胆忠心。后又写下了《移狱》、《狱中月夜》等诗篇。3月 21 日临刑前,他镇定自若,挥笔疾书,给妻子王叔振写下遗嘱:“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长,继续我的光荣事业。”写毕,昂首登上刑车,英勇就义。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