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烈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06-01 15: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傅烈,原名见贤,化名贺德、贺泽、喻伯凯,1899 年 8月 27 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江西临川县上顿渡镇一个小商家庭。童年就读上顿渡龙津小学、江西省立第七中学。1917 年秋考入九江南伟烈大学。1919 年,父亲让他辍学兴家创业,并被送往上海吴长泰机米厂当学徒。

  傅烈到上海后,为了寻求救国真理,于 1920 年 5月 9 日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发动的“二二八请愿”、“反对中法借款”、“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等重大斗争。

  1922年,傅烈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 年他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巴黎支部书记。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受中共旅欧支部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夏,奉命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秘书。

(1924年旅欧支部成员在法国巴黎合影  第一排左1为聂荣臻、4为周恩来、6为李富春、8为傅烈,后排左7为邓小平)

  1926 年春,国民党右派企图破坏国共合作,中共两广区委派傅烈组织一个情报机构,负责搜集国民党各方面的情报。傅烈接受任务后,带领情报小组,奔走于广州、黄埔、东莞、石龙之间。他时而西装革履,出没于茶楼酒馆;时而戎装佩带,出没于军港要塞;时而青衣小帽,往来于平民之家,为区委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第三军占领安源、宜春、高安后,赓即乘胜向南昌进逼。进军中,傅烈带领政治部的宣传员打前站,宣传北伐的宗旨和军队纪律;发动和组织群众为北伐军送水送饭、送弹药、救伤员、作向导等。北伐军攻下南昌后,第三军留守江西,傅烈任江西省政府秘书兼第三军政治部秘书。同年 11月,中共江西省委成立,傅烈任组织部部长。1927 年 5月,调中共中央军委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四川省委主要领导人相继被杀害,干部星散,机关瘫痪,工作陷于停顿。1927 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派傅烈、周贡植、刘披云等前往四川建立临时省委。随即傅烈召集入川人员商量工作计划和入川路线,途中并动员散失在武汉和宜昌等地的川籍同志回川工作。抵重庆后,傅烈在神仙口街建立临时省委机关,同时派人到各地清理和恢复党的组织,宣传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迅速打开了四川工作局面。

(邓小平同志在旅法期间与傅烈同志合影)

  1927年8月,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建立,傅烈任书记。10月,临时省委发出特别通信第一号,对过去党内的错误思想倾向和组织上的散漫现象提出了批评。同时整顿和发展党组织,积极慎重的发展党员,恢复和开展党的活动,并规定了严格的审查和教育制度,很快消除了当时党内的悲观、动摇情绪,巩固和发展了全省党的组织。到11月,省委除宣传、组织两部外,下设有宣传委员会、审查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农委、军委、民委、学运、妇运。全省有市委 2 个,县委5 个,特支 13 个,通讯员 4 处。全川已清理登记的党员达442人。

  1928年 2月 10 日至 15 日,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在巴县铜罐驿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傅烈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四川暴动行动大纲》的报告。对四川暴动的意义、条件、目的、性质、形式、时机、区域,以及暴动的旗帜、口号、宣传与鼓动工作、组织工作、军事计划、政权问题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和明确的规定。会议正式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一届委员会(以前称四川地方委员会),傅烈当选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重庆当时是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好重庆市一级中共党组织机关,对于开展党的工作和武装斗争,对于减轻省委压力,让省委抽出力量抓好全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傅烈日夜操劳,准备先召集重庆、巴县、江北部分党员干部会,建立中共巴县县委。

  1928年3月 9日下午2时,傅烈、周贡植前往兴隆巷 8 号主持巴县县委成立大会,因遇意外情况,傅烈等被敌逮捕。敌人为了从傅烈口中得到中共党组织的情况,对他施以酷刑 。傅烈几次被折磨得昏死过去,当他苏醒后,仍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杀我的头,但永远也得不到丝毫情况。”他还教育狱中同志要像铁板一块,用生命保护党组织和同志。正当中共党组织设法营救傅烈等同志时,反动当局采取“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极端恐怖政策,突然将傅烈等9 人判处极刑。1928 年 4月 3 日,傅烈等被杀害于重庆朝天门。傅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连当时的《国民公报》也不得不报道:“贺泽(傅烈)年二十余,身体甚壮,发长寸许,头圆而大,应点(刑前点名)时到字特别声高。”“押贺泽等9名,出卫戍部,经新丰街、陕西街、过街楼,至朝天门外,该共党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