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⑫:对民众疾苦深切的同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26 20:14:08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老市长”赵抃

易旭东

12 对民众疾苦深切的同情

“既至蜀,治益尚宽”。

赵抃到成都后,奏折王安石、上疏宋神宗,请求处理四川政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不必凡事都请示。虽然握有“便宜行事”大权,没有实行严刑峻法,政令相较上次更宽简。

强调感化勉励、重在“维稳”。

有“铁面御史”之称,更有“铁面春风”之誉。以“中正”为原则,行“中庸”之道。

士兵因粮饷不足骚动,“成都以戍卒为忧”。

一天。坐堂上,有卒长在堂下。

平等相待。他,打破高官与士兵的巨大距离,动情地说:“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我同你年岁相当,单身匹马入蜀,为皇帝镇抚一方。你也应清廉谨慎、威严地统率士卒,等戍期满,你可得到朝廷补偿余资回家,替妻儿考虑,才是正当出路,比你带头闹事好。不然不会得到好结果。

换位思考。体味到长期戍守边境的士兵的困苦。

人情人理的话,卒长心服口服。

士兵“人喜相告,莫敢为恶”。

顺利解决兵变问题,“蜀郡宴然”。

一次民族事务风波。

“茂州夷”(茂县、汶川县等羌族居地)有人剽境上,到农耕区抢掠。

他,“遣兵讨之”,“夷人惊溃乞降”,表示愿意“杀婢以盟”。

“人知公有善意,转相告语,莫敢复为非者”。

夷人头领鹿明玉害怕赵抃征讨,主动请求投降,愿意杀婢女取血以饮盟誓。

愿意与夷人友善,盟誓结好,但反对杀奴婢取血。他,派人告诉他们说:“结盟仪式活人不能用,用猪牛羊就可以了。”使者赶到时,杀人的祭奠已经准备好,正要拉弓射心取血,头领鹿明玉遵从赵抃的指令,一起改用饮牲畜血拜天、盟誓、结好。

纷纷欢呼。“茂州夷”上下,“皆欢呼听命”。

解除危机,“迄不杀一人”。

劝导有谋变之心的族长,成功地处理了少数民族的问题。

他,并非不重视防止蕃部首领的“蠭聚剽掠”。

永康军(治所在今都江堰市),“外当夷徼之要冲,内作成都之捍蔽”的战略要地被废。知成都任上,乞复永康军”。理由不容置疑,“外控夷诏,内捍成都”的战略要地。

两年后,朝廷下令:“复导江县为永康军,以武臣为军使,兼知县事。”

入主成都平原政绩斐然,“蜀民称道”。

“财利于事为轻,而民心得失为重”。

他,对下层民众的生活疾苦,怀有深切的同情,贯穿于整个政治生涯,特别在地方官任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至善治,民思不忘,犹古遗爱”,诚心爱人,心存善念。

处处设身处地以百姓为念,以百姓之苦为苦。

狱政常常是恶政的渊薮。古代官员,特别是地方官,习惯于将犯人多,牢狱满作为自己治理一方的政绩,赵抃却恰恰相反,监狱里人满为患社会不安定、执政官员无能的表现,以拘捕作为业绩,往往诸多冤狱,束缚大量劳动力,使百姓陷人怨尤哀苦,直接影响生产、生活。

出察青州,每念有一人下狱,就有十人因而耽误工作;那些受牵连波及,更是无辜;监狱中,夏天有湿气、传染病,冬天有冻伤、脚气病;有人因为一点小罪,长年受到拘禁;有人因为一点牵连,几乎丧命;狱卒、囚长的勒索凌辱,更令人痛恨。

狱政成为善政之重要领域。令人常常回派人去查阅各地监狱的记录,以囚犯数目的多少,来推断定官吏的贤明与否。这样的办法实行一年以后,各级官吏都不敢随意羁押人了。

无妄系一人,狱有可出出之。

邵雍每每称赞这件善政。

充满爱心。即使对待一个死囚,也十分人道。

剑州李孝忠纠集200多徒众,私造度牒,度人为僧,骗取钱财,上升到“以为谋逆”的大罪被捕,控告到“路府”,狱吏们为了邀功,也按“谋逆罪”刑讯私作度牒之人。

听说赵抃又来成都,200多被囚的人心中十分恐慌,认为自己死定了。

剑州,疆域基本上以今四川省剑阁县为主体,盛时包括今梓潼县、江油市东部等部分,以境内的剑阁(即当时的剑阁道)而得名,州治位于普安县(今剑阁县普安镇)。

四川省剑阁县(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前次治蜀,向以严格执法著称。

他,谁知到剑阁后,先一一查清这些人的底细,再认真地审阅案卷,认定李孝忠一案性质只是谋财私造度牒,并不是聚众谋反,“悉从轻比”,决定从宽处置。刑其首恶,余皆释放。

“宽严适度”,“蜀民大悦”。

邀功的狱吏、谤毁于人者,不服判决,联手控告赵抃“纵逆党”。

“朝廷取具狱阅之,卒无以易也”。

王安石闻知,严令有关官员调查此事,调来李孝忠案全部案卷,细细查审,一致认定处理得完全正确,维持原判不变。“公为吏,诚心爱人。时出猛政,严而不残”,“为世所称道”。

阳春三月,微服出游。

风景如画。正看得如痴如醉时,一股暗香飘袭,抬头看去,迎面走来一主一婢的两位年轻女子。女主人,长得貌若天仙,在鬓角上还插着一朵杏花。顿时,“圣人语录”抛到脑后。

女子也看到“老男人”的“色样”,非但没有厌烦状,反而掩口笑了。

他,意识到自己失态,收敛心神,张口就冒出一句:“髻上杏花真有幸。”

女子略一沉吟,也开了口:“枝头梅子岂无媒。”

才思敏捷。“杏花”对“梅子”,“有幸”对“无媒”,“杏”与“幸”同音,“媒”和“梅”同韵,对仗贴切,意味深长。他,拱手叫道:“受教,妙对。”

女子也来个万福,说:“岂敢,见笑。”腰肢一扭,走了。

“先生,”老仆插话:“我去探听一下,看看女子是哪里人氏?”

他,脸一红。老仆乐了,说:“那先生等我一会,我去去就回。”

在室中走来走去。非份之想,焉能放纵。

过了一会,开始自我呵斥:“赵抃不得无礼!”

老仆从帷幕后现身:知道先生会后悔,并未前往。

发乎情而止乎礼。在老仆眼里,老爷是自律的高官,不会让属下无所适从,属下会按照最好的途径办事。深知老爷律己甚严,只是一时的心猿意马,定会打消念头。因此,根本没去。

老仆病死赵府。哭拜灵前。

他,不顾自己高官身份,当众说出当时违背伦常的话:“虽仆若师。”

秉性仁慈贤良,深具悲悯情怀,一生不治产业,不畜声伎,对待10多个侄女,皆如亲生,甜美地将她们送上花轿。还将无依无靠的孤女20余人,风光地嫁出。救贫济困,不可胜数。

闪耀着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光辉。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游览杭州宝成寺,见有赵抃的题诗,灵感突发。

写一诗《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春风小院初来时,壁间惟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去,凭花说与春风知。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赵抃曾任参知政事(副相),苏轼尊称为“赵倅”(副职)。

“应问使君何处去”,不仅问离开杭州到哪里去,还含对赵抃的怀念。都因执政理念不同,先后被调到杭州。“前度刘郎在千里”,引用唐代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遭贬谪的典故。

个中心曲。与赵抃“同病相怜”。

爱民勤政。苏轼为官,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经验主义者。与韩琦、赵抃一样,尽管对“变法”存在个人看法,对有利减轻百姓负担,有利生产的法规,还是坚决执行。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50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前期回顾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①:做官要像江水保持清白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②:鲜明树起勤政廉政标杆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③:生命最后一次返川离川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④:一琴一鹤自随匹马入蜀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⑤:开启“平民化”教育时代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⑥:“铁面御史”威震海内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⑦:“三廉修身”惠政蜀都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⑧:与苏轼成“莫逆之交”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⑨:以“中和之政”为圭臬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⑩:飘荡唐诗蕴藉宋词豪放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⑪:儒家精英寄情最好载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