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⑩:飘荡唐诗蕴藉宋词豪放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21 16:51:17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老市长”赵抃

易旭东

10 飘荡唐诗蕴藉宋词豪放

童颜鹤发,仙风道骨。

冷清古道上的清癯老者。

赵抃骑着一匹瘦马,肩上停着一只白鹤,囊中藏着一张雷琴,入潼关、渡秦川、到凤翔,然后向南,进大散关、上秦岭,沿着当年杜甫的足迹,翻越文化名岭——铁山青泥岭。

夕阳下的青泥岭(图片来自网络)

数次自长安入蜀,在景佑元年(1034年)与以后的20年中,都走青泥道。

“天下商税,四蜀独重”。

王安石“变法”后,年商税总额不低于为600万贯,四川150万贯,约占总额的25%。

政府一年布帛的总收入为1100万余匹,四川达170万余匹,约占布帛总收入的16%。蜀锦“天下第一”,如果以锦绮、鹿胎、透背等高级丝织物计算,四川所占比例更高。

茶叶年产量高达2千万斤,几乎占全国茶叶年产量的2/3。

全国每平方公里内的平均耕地面积为184亩。

两浙路为296亩,成都府路高达394亩,大大超过总平均数,比两浙路多出近100亩。

“极似江南”。成都平原,“无寸土之旷”。

苏轼称颂,“千人耕农万人食”。

一个农业人口即可养活9个非农业人口。

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堪称全国之最。

“成都有事”。

“东军在蜀,连三次有谋变者”。

边境不宁。成都平原周边出现不安定因素,守边兵卒不满给俸,接连有谋反行为发生,事关大局稳定,王安石全盘考虑,思前想后,决定派一位德才兼备、在当地有威望的官员去。

顺应民意。因“蜀人素爱抃”,王安石就让赵抃入主成都。

只是,已经65岁。怕他身体吃不住。

而且,也没有从宰相之位再任同一地方官的先例。

按照惯例,“前执政旧不差知成都,成都今又少有人欲去者”。宋神宗召见赵抃:“卿能为朕行乎?”还没有过从朝廷再下到成都去的先例,你能为了朕破一次例吗?

赵抃回答:“陛下宣言即敕命也,顾岂有例?”陛下的话就是法律,何必管例不例?

临危受命。二话不说,满口答应。

他,以儒家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孤贫自省预台选,无意顾藉家与身”,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的儒家积极用世之情,不畏艰难,“弹劾不避权贵,举贤不择布衣”。

他,写下《再有蜀命别王居卿》。

穆陵关望剑门关,岱岳山连蜀道山。

自顾松筠根节老,谁令霜雪鬓毛斑。

离家敢谓虞私计,过阙尤欣觐帝颜。

叱驭重行君莫讶,古人辞易不辞难。

“离家敢谓虞私计,过阙尤欣觐帝颜”的忠君思想,“辞易不辞难”的精神,非常感人。在青州的时光,与同僚、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美丽的齐鲁山水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心中。

陕西徽县境内的青泥道,陈仓道上的一段,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道,被誉为“秦陇屏障、巴蜀咽喉”,至今隐藏在水阳乡、大河店乡、嘉陵镇、虞关乡境内的青泥岭山脉中。

东通宝鸡,西连成县。

南达汉中,北接天水。

与现在宝成铁路线大致吻合。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丫”形缎带上的结点,把古老的陇原、三秦大地与富庶的成都平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气壮山河的历史活剧。

青泥道,古称故道、嘉陵道,今陕西宝鸡陈仓南至今大散关,再至今四川剑阁,北进关中,南下成都,西至陇上的枢纽。古蜀国就已有,北宋为“传军国急报,达官司文书”的大官驿道。

横亘于陕西略阳、甘肃徽县之间青泥岭山脉,绵延30多公里,群山之巅的最高峰,形似巾,色如铁,名铁山,海拔1946米,如鹤立鸡群,崛傲突出,在通陕入蜀的要道上,一座标志性山峰,嘉陵道中艰险的一段,从长安到成都途中,秦岭、青泥岭、剑门三道险岭中的最险山峰,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算得上最崎岖、最雄伟、最壮观的一岭。

因岭高雨频,道路泥泞而得名。

终年笼罩在茫茫云雾中,崎岖曲折,行人整日在泥泞中跋涉。

嘉陵江双龙崖古蜀道栈道遗迹(图片来自网络)

蜀道之始。“蜀口有铁山栈道之险”,既是陈仓道入蜀的屏障,又是连接陈仓道与阴平道的枢纽,被称为“秦雍入蜀的咽喉,南北交汇之要冲”。景观长廊,神秘又具有诱惑力。

途经的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韦应物、元稹、雍陶、薛涛、李商隐、康术、薛逢、柳宗元等10多位杰出的文学家、诗人,赞叹青泥岭的艰难、雄奇、壮观、高峻,或吐露真情,或抒发感慨,都留下了美丽的诗篇、歌赋。

元稹轻推驿窗,“岧绕青云岭,下有千仞蹊。徘徊不能上,人倦马亦嘶”。

赵抃在想象和追忆。

平生至宝,视为生命知己。“我昔所宝真雷琴,弦丝轸玉徽黄金。昼横膝上夕抱寝,平生与我为知音。一朝如扇逢秋舍,而今只有无弦者。无情曲调无情闻,浩浩之中都奏雅”。

“我默弹兮师寂听,清风之前明月下”。

那个于“安史之乱”,在马嵬坡痛失爱妃,又在青泥岭上承受颠簸之苦的皇帝,是何心情?那个在天子面前,没穿好衣服的李白,写“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时,有何感受?瘦骨嶙峋、抑郁不得志的杜甫,走了一天,还在青泥岭间跋涉时,何等沮丧?

飘荡着唐诗的蕴藉,宋词的豪放。

与众不同。李白望着嵯峨铁山,聆听林涧鸟鸣,发出“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连连惊呼。而且,夸张大胆、想象惊人,“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侧身西望长咨嗟”,尽管毛骨悚然,却光彩夺目。

杜甫路过,惆怅满腹。泥泞变成黑马,小孩用泥泞活像老翁,因为泥泞猿坠鹿死,把全家在青泥岭跋涉、艰辛、疲惫、饥饿状态写的淋漓尽致。他,望着天空的星星,想起已落的月亮,怅然地感叹,“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徽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赵抃兴致盎然,感到自己又年轻许多,少年时代的那份浪漫,接撞而至。如果山花盛开,祥云溢彩,当年唐明皇走过时,是否想到如果心爱的贵妃还在,一定要摘朵野花给她戴在头上?

面对杜甫的漫漫蜀道,大不以为然。

站在青泥岭上,以近似调侃的口吻,豪情万丈地写下《过青泥岭》。

老杜休夸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

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

不同凡响。面对险途,举重若轻,等闲视之,潇洒与豪迈。

如今,让人想到毛泽东的《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经典名句。

气壮山河。一种秋高气爽,水落石出的感受,弥漫周身。

对杜甫描写泥功山难行,也不以为然,表现出对蜀道之旅与众不同的乐此不疲。除了包括《过青泥岭》的诗之外,《乙巳岁渡关》,同样意蕴着不惧困难的自负与得意。

谁云蜀道上天难,险栈排云彻万山。

我愧于时无所补,十年三出剑门关。

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迎难而上的洒脱,与《过青泥岭》如出一辙。

《熙宁壬子至节夕宿两当驿》,别有一番情趣。

里数三千七百余,两当夕夜宿中途。

举朝五往东西蜀,还有区区似我无?

 爬山涉水,攀登蜀道之行的行旅诗,仿佛有一股举重若轻,迎难而上的潇洒,甚至在诗歌中,还表现出对蜀道之旅与众不同的乐此不疲。明知征途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自负与得意。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50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