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华西坝上的医学伉俪:杨振华与张君儒

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12 08:53:45 浏览次数: 【字体:

1942年10月31日,一场热闹的西式婚礼在华西坝事务所举行,新娘披着洁白的婚纱走进礼堂,身后跟着牵纱的外国小孩,轰动了当时的成都。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校董杨少荃博士担任婚礼主持人,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张群为新人证婚。这对幸福的新人即华西协合大学的杨振华医生和张凌高校长的女儿张君儒,他们留下的婚纱照,至今仍然洋溢着喜庆和浪漫。

婚礼合影(来源:《相思华西坝》)

新娘张君儒是张凌高的长女,曾就读于资中进德女子小学,后随父亲来到华西协合大学。在华西坝的二十年中,张家一直居住在位于校南路1号的校长居。在这里长大的张君儒,聪明又勤奋,性格文静腼腆,运动和钢琴是她的最大爱好。

1937年,张君儒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与杜顺德教授共同创建了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儿科,是华西医科大学儿科的奠基人之一。后来张君儒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儿科大夫,更是国内外知名儿科学家,她以英文名Ruth Zhang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尊敬。

新郎杨振华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外祖母李王氏在重庆经营水烟,挣下万贯家财,其父杨国屏在成都、重庆两地先后开办大中、汇康、平民等数家银行。1920年,杨振华就读于华西坝上的第维小学,后来在华西坝陆续读完了初中、高中。

1932年秋,杨振华由燕京大学转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二年级。解剖学老师莫尔思鼓励杨振华参与到人类学研究工作中,成为一名解剖学教师,影响了杨振华的一生。1935至1936年,杨振华参加了由莫尔思主持的三次人类学考察,收集了上千个成都人,以及几百个苗族、藏族、羌族的血型标本,撰写了论文《四川人的血型研究》,并于1938年以莫尔思、杨振华、白英才三人的名义在英国人类学杂志上发表。

1938年,杨振华获医科博士学位。他先在解剖系任助教,一学期后申请调往外科,很快便脱颖而出,由主治医师、外科副教授、升任至医院副院长,1946年任华西医院院长。

1946年6月,杨振华获奖学金,前往美国密执安大学进修,获外科硕士学位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市立医院胸部外科担任住院医师。1947年9月,张君儒也获加拿大红十字会奖学金,前往多伦多大学进修。

国外优裕的生活,丝毫没有冲淡杨振华夫妇对祖国、家乡及亲人的思念,1950年,杨振华夫妇放弃在加拿大的优厚待遇一道回国。归国时,二人只随身带回了肋骨检查器等一些胸外科所需的医疗仪器和部分医疗书籍。

新生的华西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物资匮乏,手术必需的麻醉机因体积太大无法从国外运回,杨振华遂在仓库中找到两部废弃的麻醉机,并利用假日到成都皇城坝(今天府广场)旧货市场,买来橡皮管、螺丝等原美国空军部队医院遗留下来的零件,自行配制,修理完善。在自己身上试用后,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在杨振华的带领下,短短五个月便有半数外科医生掌握了制压麻醉的技术理论,安全进行了约140次麻醉。

1951年,杨振华加入了援朝医疗队。他在前线第十四兵站医院担任医生,临危不惧,忘我地救治伤病员。前线医疗设备紧缺,杨振华就地取材,用药瓶、橡皮管、橡皮木塞等自制胸腔水压表,诊断高压气胸和紧张性气胸,又自制负压引流器引流胸腔气体、脓血,挽救了多名危重伤员的生命,降低了伤员死亡率和残废率,荣立三等功。

杨振华的抗美援朝战争相册(来源:《相思华西坝》)

在医疗工作之余,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了不少精彩的战地镜头。回到成都后,他将这些照片整理成一本厚厚的相册,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杨振华长期担任四川医学院(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外科主任,并于1954年创建了医院血库和胸外科。张君儒则一直奋战在儿科领域。她先在惜字宫南街的仁济女医院工作,后来创办了四川医学院儿科。60年代初,张君儒开始研究小儿腹泻的致病原因,找出了成都地区夏季小儿腹泻的病原菌——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并分离出12种血清型。1962年,她首次发现了致病性大肠杆菌055∶B5肠炎在婴儿室的流行,并及时报告和采取措施,控制病菌传播,将病婴全部治愈,被父母们誉为“孩子们的救星”。1965年,张君儒诊断出四川省首例脑型肺吸虫病。1978年,她主持建立了华西医科大学儿科消化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杨振华、张君儒受英国凯氏和平基金会邀请,数次参加国际医师防止核战争世界大会(IPPNW),积极宣传我国彻底销毁、不生产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他们还走访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的专家,在吸取各地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全面介绍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工作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被外国朋友亲切地称为“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

金婚纪念日合影(来源:《相思华西坝》)

1997年,张君儒去世,杨振华则于2007年去世。杨振华与张君儒共同生活了56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在医学战线上奋斗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为新中国医学事业倾情奉献。他们的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将被永远铭记。

(原载《相思华西坝》,张丽萍编著,章开沅主编,文章有删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