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旅游>详细内容

【人文地理】王怀林 ‖ 贡嘎山—作为国家公园的典型意义(二)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8-14 17:09:44 浏览次数: 【字体:


盛装华服

审美价值及其全国性意义,乃美国国家公园设立的关键。

被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的约翰·缪尔曾说过:“人们需要美,不亚于需要面包。他们需要有地方休憩和祈祷,让大自然平复他们的创伤,唤起他们的欢乐,给予他们肉体和灵魂以力量。”

作为极具王者风范的极高山,贡嘎山给人的印象是“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

贡嘎山风光(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所谓“天上”,从地理生态意义上,海拔一般4000米以上,动植物分布就较为稀少了,再往上走,海拔5000以上的山峰,许多就已终年积雪,山上山下的景象截然不同。同时,从气候和外观上看,海拔3000-4000米乃大气层的对流层,导致人们视野所及,往往是“人间”的,其“天上”的部分,则可遇不可求,难得一睹真容。许多著名雪山能看到峰顶天气的机率不到十分之一。这给欣赏极高山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赶了大远的路而看不到那圣洁美丽的雪峰,其失望是可以理解的。

而贡嘎山则不同。

贡嘎山之“贡”,藏语乃高大之意,“嘎”,乃洁白的意思,有人将其形象地翻译为“至高无上,洁白无暇”。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120余座,6000米以上的20余座,其雪山群和状若金字塔似的主峰美不胜收。尽管由于体魄巨大,在山间要看到主峰很难,但由于它突起在康藏高原和成都平原之间,周边相对较低,加之交通网状分布,所以看到它的机率较高。

贡嘎山风光(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在玉龙西的莫溪山上,当美国植物学家和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第一眼看到雄伟壮丽的贡嘎山主峰时,他惊讶万分。约瑟夫·洛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它的主峰,像一座金字塔一样鹤立鸡群于它的姊妹峰之上,高耸着直冲苍天。”“景色如此壮观,难以用语言来描绘它那非凡的全景。”“作为第一个白人,我站在这里享受着如此美景。”

贡嘎山云海(图片来自网络)

从不同角度和距离,不同气候和时间看贡嘎,结果往往迥然不同:从峨眉山顶远望,若海外仙山,琼楼玉宇;从海螺沟上观,朝阳初起时金碧辉煌,阳光强烈时银光闪闪,月朗风清时圣洁肃穆;从新都桥远观若辉煌的金字塔,挺立在如黛的苍山间;从高尔寺山腰看去则是连绵一片,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从成都至拉萨航线看贡嘎,若云海中的海市蜃楼。

贡嘎山的日照金山(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曾十余次到过海螺沟,只有一次未看到雪峰和大冰瀑布,尽管那次是陪父母去,弄得有些郁闷,但比起远达四姑娘山和梅里雪山时千呼万唤都不出来的经历,也就释然了。

贡嘎山地处康巴藏区,康巴藏族在藏族中以体格最魁伟、性格最豪放、服饰最华丽、文化最丰富而闻名。如果将贡嘎山比喻为一个康巴人,那么,“天上”的贡嘎是他至高无上、傲视群雄的头颅,而“人间”的贡嘎则如康巴人的华美服饰,其肥腰、长袖、大襟、满身珠玉及亮丽而厚重的色彩,显得华美逼人。

康巴藏族服饰(图片来自网络)

贡嘎山的冰川若康巴人身上佩挂的条条珠串,神奇瑰丽。

贡嘎山有现代冰川71条,著名的有海螺沟一号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燕子沟冰川、磨子沟冰川等。海螺沟冰川是国内同纬度海拔最低的冰川,最低点为海拔2850米,伸入原始森林6公里,冰川、森林共存。这里还有中国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每当雪崩发生时,冰雪飞腾,响声如雷,气势磅礴壮观。由于冰川运动形成了冰川弧、冰川断层和冰塔、冰桥、冰川石蘑菇、冰城门等许多奇异的造型。

海螺沟一号冰川(图片来自网络)

在海螺沟,你可漫游于厚达40-150的冰面上,欣赏到体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冰川景观:具有“年轮”意义的冰川弧拱以及冰面湖、冰塔林、冰蘑菇、冰川裂缝、冰洞、冰桥、冰面河、冰川城门洞等。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现代冰川只占全球面积的百分之三,而南极、北极以及格陵兰岛三地的冰盖就占去其中的十分之九。剩余的山岳冰川为数很少,而能作为旅游资源的冰川景观更是稀少罕见。国际上十分重视对冰川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少国家都辟有专门的冰川公园,如瑞士冰川公园、美国与加拿大联合组成的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新西兰库克山国家公园等。但全世界以冰川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地目前总共不过20余处。目前已经开发的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是我国海洋性现代冰川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且最易接近的低纬度、低海拔冰川群,也是我国唯一一处正式对外开放的冰川旅游胜地。

海螺沟冰川(图片来自网络)

贡嘎山的植被物种极为丰富,一年四季莽莽苍苍,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犹如康巴人的裘皮衣装,色彩亮丽,斑斓夺目。

景区内垂直带谱十分明显,植被完整,生态环境原始,植物区系复杂,已查明的植物有4880种。其中,以本地地名命名的就有20多种,如康定杜鹃、康定木兰等。这里,有如西双版纳生长的阔叶林,有如长白山地区伟岸高耸入云的针叶林,有像西北高原的桦树林,更有珍稀的叶缘上缀“红宝石”的红豆杉,满树繁花报春来的木兰。其中“康定木兰”,一树有红、紫、粉红、白色四花,全世界唯有海螺沟有此树。还有浑身都是珍贵药材的江波树,有被称为“活化石”的石桦树。

贡嘎山植被(图片来自网络)

贡嘎山的植物曾惠及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的西方植物学家到这一地区寻宝。其中法国传教士戴维在这附近的宝兴县发现了大熊猫;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三次进入这一地区;美国植物学家洛克两次进入,都带走了大批种子和标本,许多在西方引种。像威尔逊带回的全缘绿绒蒿便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观赏花卉,1906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同一天,他采自康定的一种报春花属植物也开花了,他将孩子取名为Muriel primrose ,这种植物因而也命名为香海仙报春(Primula Wilsoni),又称为威尔逊报春。

香海仙报春(图片来自网络)

洛克一共采集了几千种植物标本、700多种鸟类标本,拍摄了240幅在当时来说最昂贵的天然彩色照片和530幅黑白照片。至今,洛克采集的贡嘎山动植物标本还有7000余种保存在美国哈佛大学。2005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一批专家到此,有感于贡嘎山的贡献,将贡嘎山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和“中国西部花园”。

贡嘎山地区的动物组成很复杂,初步统计,约有300余种野生陆栖脊椎动物,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30余种,占四川保护动物60%左右。

贡嘎山区域内的田湾、新民、草科、栗子坪、冶勒,九龙的湾坝、洪坝乡、泸定的磨西、得妥乡以及大渡河以西的康定县金汤以下一直到泸定与石棉接壤的区域,都曾发现过大熊猫活动的踪迹,当地人称花熊、白老熊。现在,作为“大熊猫栖息地”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区域已于2006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04年,笔者在贡嘎南坡攀登烈塔湖时,陪同的宣传部长告诉我,仅仅几天前他还在路上遇到一头黑熊,令人又惊又喜。

贡嘎山景区内有10多个高原湖泊,著名的有五须海、人中海、巴旺海等,有的在冰川脚下,有的在森林环抱之中,犹如闪亮的宝石,珍奇诱人。

五须海(图片来自网络)

贡嘎山区已发现的温泉点有数十处,它们犹如巨人奔涌的血液。水温介于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有的达到90多度。

199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特邀8位世界旅游专家前来进行旅游资源评价,专家们如是评说:“海螺沟,是容易进入的冰川,有着对情侣和家庭极具吸引力的温泉,有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有可与澳大利亚塔次马尼亚相媲美的森林植被,有高耸的瀑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如果说,第一阶梯上的名山多半像在“天上”,它们代表极高山的冰雪部份,晶莹剔透,圣洁无暇,而第三阶梯上的名山在人间,它们可亲可近,鸟语花香,而上帝安排贡嘎山集两者之大成,“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不仅如此,还中得心源,激情勃发,在这里造就了一个山的博物馆,山的传奇。从景观角度,仅其中一个尚未开发的燕子沟,就兼黄山之奇和张家界之雄,而整座山硬是将泰山之壮、黄山之奇、峨嵋之秀、华山之险收于一身,其动植物种类更是其余之山不能望其项背的。

燕子沟(图片来自网络)

从气候和植被上说,“一山有四季”,是对这一类极高山的典型概括,而对贡嘎山,则是“一日有四季,一地有四季”。围绕贡嘎山驱车前行,不仅要经过大渡河这样亚热带的干热河谷,可以看到仙人掌、棕榈树这样的热带植物,当爬上折多山、鸡丑山这些海拔5000以上的极高山,则可见寒带的植被和风光。就是在山间呆着不动,由于日温差有时达十几度,加之早晚的云彩变幻,足不出户也可感受四时风景。

折多山口(图片来自网络)

难怪有关方面近年来纷纷将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乃至“红色旅游区”纷纷奉上。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认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集中在横断山一带,而贡嘎山地区应该就是其中最为集中者,其中贡嘎山、海螺沟冰川、丹巴藏寨和川西高寒草原四个在这一地区,而贡嘎山一山独二美:不仅在胜出的“中国十大名山”中名列第二,仅次于拥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南迦巴瓦,而且藏之山中的海螺沟冰川公园也列“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三。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怀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某大型国企高管。

 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迄今已历经省内省外、机关事业、党委政府、经济外事、内地藏区等数十岗位,搬家多次,仍乐此不疲。就学“文化大革命”后期,学制不长,学业不精,故以后力图弥补,除授文学学士外,已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并自考法律本科,并参加现代企业管理、经济金融等培训多种。时世多变,颇惧落伍于时代,遂勉力抽暇读书,并图有所收获,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魅力甘孜》出版,发表论文、文章30余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