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高考题>2000年以后试题>语文>详细内容
2023-07-31 10:47:22

2008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3-27 10:01:19 浏览次数: 【字体:



2008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肯/意           穿/歪打正           得心手/接不暇

B.伤/重           桂/弹相庆           大喜功/乐善

C.稿/应           涤/羽扇巾           厚古今/日西山

D.数/读           寒/退避三径通幽/尽其妙

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弃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有的

4.(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格,

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二、(9分,每小题9分)

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 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黏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1)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的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2)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得到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

三、(19分)

6.(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竟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于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渶继。二十门年,东宫缺官,命廷臣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熟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郑氏愈显。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予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

(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郑氏数千指独

完:灭亡。

B.吾居长,当

任:承担。

C.之,立擢湜为左参议

宥:宽恕。

D.居一岁,入,卒于京

觐:拜见。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濂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

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兄年老,吾自往辩

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

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

诣吏自诬服,斩于市

他得官者复数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濂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同居住,有很好家声。他深受皇上赏识,其兄弟也因此显荣。皇上问及他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

B.郑濂兄弟极为友爱,有人告发郑氏有罪,官吏抓捕他们时,众兄弟竞相揽过责任,郑濂与弟又争相入狱。皇上得知后,不信郑氏有罪,并当即提拔其弟郑湜。

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之中入选官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

D.郑濂死后,郑渶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书“孝义家”赐给郑氏。郑氏祖上以践行孝义闻名,为给子孙留下规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删刊行。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

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

四、(13分)

7.(8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吸传;

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五、填空题:请从8、9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

8.(5分)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乐岁终身饱,,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2)选化钟神秀,,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9.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22分)

10.(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爱水    

张秀亚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布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潺湲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琤琮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徜徉,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树荫里静听那汩汩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光。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募,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面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边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1)“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4)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七、(15分)

11.(4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能为北京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将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据调查,有74%的游客考虑在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去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旅游。□□□□□□□□□□□□□□□□

12.(6分)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从古今中外的著作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3.(5分)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八、作文(60分)

14.(60分)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8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2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肯/意           穿/歪打正           得心手/接不暇

B.伤/重           桂/弹相庆           大喜功/乐善

C.稿/应           涤/羽扇巾           厚古今/日西山

D.数/读           寒/退避三径通幽/尽其妙

【考点】11:字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如只要在某一组中找到一对读音不同的,即可删除该项,这样缩小范围后再仔细推敲.

【解答】A.zhòng,zháo/zhuó,yìng;

B.chuāng,guān,hào;

C.gōng,lún/guān,bó;

D.xiè/jiě,shè,qū。

故选:B。

【点评】很多字形相近而读音迥异的汉字也容易读错.

如:谄媚(chǎn)、陷阱(xiàn)、馅饼(xiàn)中,谄字就很容易受后两个加粗汉字读音的影响而误读.

再如:猝死(cù)、淬火(cuì)、精粹(cuì)、荟萃(cuì)中,猝就容易受后三个加粗汉字读音的影响而误读.

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迎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弃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解答】A.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符合语境“显得不够重视”;

B.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符合语境;

C.涣然冰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这里修饰烦恼,对象错。可以换成“烟消云散”,用来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

D.另起炉灶: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符合语境。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有的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表述正确;

B.搭配不当,两面“国力的强弱”对一面“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删去“的提高”;

C.语序不当,“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应改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

D.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缺少宾语,“合理的时间安排”应改为“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4.(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格,

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考点】26: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作答此题主要运用排除法,在通读语段的基础上,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根据结构、语意关系(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以及语段中的一些提示性词语(如:关联词、代词等)判断先后顺序.

【解答】通读语段,可以发现要求排序的六个句子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格是什么③⑤,人格对人的要求①②④⑥.根据语境和表述习惯先讲“什么是人格”,接着讲“人格对人的要求”,所以③⑤①②④⑥的前面,排除A、C;后面①②④⑥四句的内容是对的具体阐述,所以的后面,排除B,所以选D.通读排序后的句子,符合语感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故选: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二、(9分,每小题9分)

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 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黏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1)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的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2)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得到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C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

【考点】71:材料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科学类文章阅读的一些设题陷阱的方法,做此类阅读题时,要专注细心,可按以下步骤答题:

一、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全文主要观点,划出重要信息.

二、审清题意.对照题目,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三、将选项与文中信息作比较,分析异同,排除干扰.在排除干扰项时,可充分利用熟知的常见干扰项形式,做到有的放矢.

科技文阅读考察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科技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夸大其词,从第一段可以看出,我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较大,但不是完全依赖进口;“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无中生有,原文中也并没有说我国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

C答非所问,文中只是介绍国外某公司生产的一种催化剂,这并不属于“间接液化技术”的内容.

(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能力层级C.

A  “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无中生有, 原文中无此说法.

B  “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无中生有,在原文中无此说法.

D     “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错,原文只是说“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不一定损耗了.   

参考答案:                                     

(1)A    (2)C    (3)C

【点评】解答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题,我们往往从排除干扰项入手.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得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1、  改变范围:是指选项在程度上、范围上与原文的表述有差别.

2、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

3、颠倒是非:所谓是非颠倒,也可称为“指鹿为马”,就是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

4、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

5、混淆已然未然.指选项故意在时间上对原文内容作了提前或滞后,即把未发生的事情判断为已发生的,或把已发生的事实判断为未发生的.

6、偷梁换柱.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

7、无中生有.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

8、瞒天过海,是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瞒过考生的眼睛达到干扰的目的.

9、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

10、夸大其词.指选项在表述上夸大提供信息的程度.

三、(19分)

6.(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竟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于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渶继。二十门年,东宫缺官,命廷臣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熟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郑氏愈显。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予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

(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而郑氏数千指独

完:灭亡。

B.吾居长,当

任:承担。

C.之,立擢湜为左参议

宥:宽恕。

D.居一岁,入,卒于京

觐:拜见。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濂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 A 

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兄年老,吾自往辩

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

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

诣吏自诬服,斩于市

他得官者复数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郑濂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同居住,有很好家声。他深受皇上赏识,其兄弟也因此显荣。皇上问及他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

B.郑濂兄弟极为友爱,有人告发郑氏有罪,官吏抓捕他们时,众兄弟竞相揽过责任,郑濂与弟又争相入狱。皇上得知后,不信郑氏有罪,并当即提拔其弟郑湜。

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之中入选官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

D.郑濂死后,郑渶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书“孝义家”赐给郑氏。郑氏祖上以践行孝义闻名,为给子孙留下规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删刊行。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 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 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京师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尚品行感应的结果.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把实词放入具体语境中.

(2)从分析人物特点的角度筛选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4)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根据句子意思“然而郑氏家族被众人指责却独自保全”,所以“完”应是“保全”的意思.

(2)句是太祖的话.句是对郑湜的介绍,不符合题干要求.句是说郑家有好几个人都做了官,也与题干不符.

(3)C项中“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在原文中没有提及.

(4)“故官”译为“原官职”;“谢”译为“辞官”.

“发”“启”译为“打开”;“至行”译为“崇高品行”;“云”是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答案:

(1)A

(2)A

(3)C

(4)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京师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尚品行感应的结果.

参考译文:

    郑濂,字仲德,是浦江人.郑氏家族世世代代共同居住,将近三百年.郑氏家法(规定),每代有一个人主持家政.郑濂受太祖知遇,兄弟们因此显扬.郑濂来到京都,太祖用治家长久之道询问他;赐给他果品,郑濂拜谢恩赐带着果品回家,破开分给家里人.皇帝听说后赞赏感叹,想让他当官,他以年老为由辞谢.当时富裕人家大多因罪倾灭,然而郑氏家族被众人指责却独自保全.适逢有人控告郑氏与人勾结,官吏逮捕他们,兄弟六人争着入狱,郑濂的弟弟郑湜最终前往.当时郑濂在京都,迎上来说:“我年龄居长,应当承担罪责.”郑湜说:“兄长您年老了,我自己前往申辩.”二人争着入狱.太祖召见他们说:“像这样的人,难道会追随别人干坏事吗?”原谅了他们,立即提拔郑湜当左参议,命他推举所知道的贤者.郑湜举荐了同郡的王应等五个人,他们都被授予参议.郑湜,字仲持,做官有正直的名声.南靖的百姓作乱,被牵连受处分的达几百家,郑湜向各个将领言明,他们全部被免罪释放.过了一年,入朝觐见皇帝,死在京都.十九年,郑濂犯事将被捕,他的堂弟郑洧说:“我们家被称为孝义之门,前代有兄长代替弟弟而死的,我能不代您去死吗?”到官吏那里违背事实服罪,被斩死在集市.郑洧,字仲宗,跟从宋濂学习,有学问品行,乡里人为他的死悲伤,私下给他谥号“贞义处士”.郑濂去世后,弟弟郑渶主持家政.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员,皇帝命大臣们举荐践行孝敬友爱之道的人,众人拿郑氏对答.太祖说:“他的乡里王氏也效仿郑氏的家法.”于是征召两家年满三十岁的子弟,全部赴京,提拔郑濂的弟弟郑济和王懃做春坊左、右庶子.后来又征召郑濂的弟弟郑沂,把他从平民提拔为礼部尚书,一年多后交还官职.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其他得官的还有几个人,郑氏家族更加显扬.当初,郑渶曾在元朝为官,当浙江行省宣使,主持家政几年,建文帝表彰其门,郑渶入朝拜谢,皇帝御书“孝义家”三个字赐给他.燕兵进入后,有人报告说建文帝藏在他家,派人查找,郑渶家的厅堂中,列有十个柜子,五个贮藏经史书籍,五个贮藏兵器以备不测.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成化十年,官员上奏郑永朝世代践行道义,朝廷又一次用孝义之门表彰他家.从郑文融到郑渶,都凭笃行著称.郑文融著有《家范》三卷,总共五十八则.他的儿子郑钦增加到七十则,侄子郑铉又增为九十二则,到郑濂的弟弟郑涛和堂弟郑泳、郑澳、郑湜,与哥哥郑濂、郑源商量,一起做增减,确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于世.

【点评】此题考查的考点有以下的几个: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筛选信息; 3、归纳内容要点;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四、(13分)

7.(8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吸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词主要考查了分析结构、手法赏析.

(1)根据词牌名的提示和下面试题的提示来答题.

(2)先根据自己修辞知识的积累,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修辞句,再联系原诗,分析其构成与效果等.

【解答】(1)从词牌名可知,分两层.“[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然后再围绕“归隐”总结每一层的意思.

(2)这是一道着眼全篇的分析性的修辞题.我们应该先根据自己修辞知识的积累,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修辞句,如“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是对偶句;“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是比喻句,了有夸张的意味. 再联系原诗,分析其构成与效果等.

答案:

(1)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鸣雁归生出人情淡漠之概.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风味两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作品鉴赏:

这就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却透露出作者其实并未忘情世事.

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带过“.

前四句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缘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这一联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动词“闻““看“,反映作者的触景伤情.第三、四句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这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

后八句主要写向往中的田园隐居生活.歌颂村居生活,极力渲染归隐的乐趣.不再付出买花的钱,赶紧走入种着桑树的田园.住的是茅草盖项的三间大屋,吃的是数百亩肥沃田里长出来的粮食.床边放着书,悠闲地躺在床上读,其中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处于异族统治下未能积极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园的痛苦心理.此调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后人评价此曲“如空谷流泉“一样,带着天籁似的天然纯真之美.全曲运用白描手法,平易浅近,流畅自然.无一典故,无一华艳文词,纯用白话口语,读之纯乎天籁,自有其天然淳真之美.

【点评】诗词的鉴赏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词有“词牌名”,决定了词的格式,要学会利用这一点.

五、填空题:请从8、9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

8.(5分)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蓄妻子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2)选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俯足以蓄妻子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重点字:蓄、善)

(2)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重点字:割、决眦)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9.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豁然开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重点字:豁、属)

(2)千古风流人物   惊涛拍岸  一时多少豪杰   (重点字:涛、豪杰)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六、(22分)

10.(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爱水    

张秀亚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布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潺湲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琤琮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徜徉,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树荫里静听那汩汩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光。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募,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面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边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1)“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4)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考点】42:散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

(2)“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

(4)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

【解答】试题解析:

(1)注意上文的语境“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和诗歌本身的意义,可见作者的惆怅是“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感情抓住关键词“怀念”“怅惘”。需要指出的是这本就是一句直抒胸臆的话,出题人却要问“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实在是有失水准,其实考生只需要把原句换一个说法即可。

(2)注意题干提示“四季变化的景色”,再在相关段落抓关键词句,“皎白的冰雪之幕”“薄冰上试步的乐趣”;“温柔的春意”“鹧鸪声的动听”“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新鲜、溶溶漾漾的湖水”;“水声轻柔,水光明媚”“夕阳辉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荷叶的摇曳”“感伤的情调”,再加以概括,很容易得到答案。

“作用”的回答一定要注意文章的主旨是“我爱水,我爱什刹海”,围绕这个来组织答案就不会错了,答案的要点应该是“具体表现”“喜爱之情”。第点的作用实际是在回答这样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这个句子是本段的中心句,下文主要通过什刹海的水在描写春意。理解的关键词是“灵魂”,什刹海的“灵魂”实际就是“水”,据此组织答案就不难了。

这个句子理解的关键是“听到诗神环佩”,联系上文可知是说夜晚的什刹海的美让“我”听到了诗神的召唤,实际上就是“我”有了写诗的冲动,据此组织答案就不难了。

(4)问从“我爱水”写起实际上是问这样开头的作用,这样一变换思路,答案的前两个小点就很容易得出了。值得指出的是答案的第小点不知所云,问的重心是为什么“却又从‘我爱水’”写起”,答案却给的是为什么“主要写什刹海”。

答案:

(1)(4分)第一问(2分):

“怅悯”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

第二问(2分):

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绪。

(2)(6分)

概括(2分):

冬雪皎白,薄冰试步;春天温柔,生机盎然;夏天明媚,夕阳辉煌;秋意渐深,秋荷摇曳。

作用(4分):

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3)(4分)

(2分)指春天来了,什刹海的水充满了春意。

(2分)指夜晚的什刹海很美,能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4)(8分)

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照应;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和思乡之情,因而写什刹海的篇幅比较多。

【点评】回答“表达技巧”的注意事项:

1、熟悉技巧类知识清单。

2、回答技巧作用时,要将常规术语与文章内容相结合。

3、答题模式:手法、内容、作用

4、有时与作用类考点重叠,只需要结构、内容、情感的基础上加入手法。

七、(15分)

11.(4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能为北京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将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据调查,有74%的游客考虑在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去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旅游。□□□□□□□□□□□□□□□□

【考点】85:提炼语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就是将一句话正确的进行提炼、概括、压缩语句的主要信息,解答本题可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语句,理解语句的含义,然后找出语句的主干,去掉句子的枝叶,筛选出语句的主要信息,并且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解答】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题目要是“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其次要认真分析所给与段,温度按照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吸引更多游客;二是74%的游客考虑在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旅游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那么据此可概括为:北京奥运会将惠及亚洲旅游业;或;北京奥运会将带动亚洲旅游业发展;

参考答案:

北京奥运会将惠及亚洲的旅游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压缩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提取要素法、摘取中心法、分层提炼法、归纳合并法,不论运用何种方法,关键的是要按题目要求,抓住语句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压缩的语句要合理恰当

12.(6分)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 从居里夫人学得奉献的真谛  从爱迪生学得勤奋的意念 ;从古今中外的著作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施耐庵《水浒传》的侠肝义胆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考点】83:仿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考查类型为嵌入式仿句.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解答】首先分析例句“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和“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再进行仿写.前两句结构为“从﹣﹣﹣﹣﹣﹣学得﹣﹣﹣﹣﹣﹣的﹣﹣﹣﹣﹣﹣”,后两句结构为“﹣﹣﹣﹣﹣﹣《﹣﹣﹣﹣﹣﹣》的﹣﹣﹣﹣﹣﹣”.

答案示例:

从居里夫人学得奉献的真谛,从爱迪生学得勤奋的意念 施耐庵《水浒传》的侠肝义胆,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

从莎士比亚学得人文主义的理想,从哥白尼学得对真理的坚持 屈原《离骚》的爱国精神,托尔斯泰《复活》的宽容心胸

【点评】仿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 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13.(5分)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考点】83:仿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考查类型为命题式.这类题型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关系.仿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仿写句与被仿写句内容贯通,感情一致,风格类似.

要先分析被仿写句的结构.注意是单句还是复句?关联词语也要相同或类同.

主要被仿写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仿写句和被仿写句在字数上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解答】此题原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要找准本体和喻体相似点;四个句子构成必须排比,句子结构相似或相同,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答案示例:

小学是一首童谣,中学是一首流行歌曲,大学是一首钢琴曲,社会是一部交响乐.

【点评】仿写的三个步骤:

定“心”﹣﹣即根据命题者给定的材料,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定“类”﹣﹣即分析考查要求,试题要求展开想像还是联想,要求展开哪种联想或想像.

定“法”﹣﹣即试题在句子结构、表述形式、修辞手法上有哪些明示的或暗示的要求.

总之,仿写的整体思路应是:先看题干要求,再看语言材料即例句的内容,然后看句式或表现手法,最后下笔.

八、作文(60分)

14.(60分)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点】92:话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完成次作文,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尽量由“小”处切入,注重以“情”动人.写“坚强”,写“战胜脆弱”,如果一味地从宏大的角度立论,赞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面对特大灾害时表现出超常的坚强”,则显得空泛,也容易落入俗套.其实,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情”字上多下工夫;只有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才能使笔下文章更具魅力.记得有篇“父亲背儿子尸体回家”的报道,其中有个感人肺腑的细节﹣﹣儿子的个头比父亲都高,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儿子双脚拖在地上…父亲要让死去的儿子回家,决不把他遗弃在废墟里,由此我们可感受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的痛苦有多深,他们的力量有多强大.从这则素材入手,完全可以颂扬这位父亲的顽强与父爱的伟大.

二、最好写亲身经历.比如6月7日有记者报道了一则花絮:一位女孩的父亲是金牛区的警察,自5•12地震发生后,经常在都江堰一线抗震救灾,父女俩难得一见.5月21日,正备战高考的女孩听说父亲从都江堰回到成都的家中,非常高兴和激动,到了晚上,在校住读、有点调皮的她悄悄从宿舍的窗户里溜出去,结果不小心摔了下去,骨折了.“虽然腿脚有些不便,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高考!”女孩拄着双拐走进考场,她说父亲目前仍在都江堰抗震救灾.像这位考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完全可写是坚强的父亲使“我”也变得坚强起来.

事实上,面对“坚强”这个话题,并不是只能写地震,坚韧、顽强历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文化传承及社会各领域也可汲取很多东西.比如联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联想到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在国外完成艰巨任务的坚强,联想到袁隆平等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创业奋进的坚强…假如考生们一窝蜂地大写特写地震中他人的事迹,反而会导致选材雷同,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

【解答】

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  

船在水上,会不停的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不停的遇到困难.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路上有时阳光明媚,有时狂风暴雨,有时鸟语花香,有时荆棘丛生,但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成功的对岸.

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我们对待杂草的态度.同是挫折,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东山再起.同是艰难,有的人想到的是绝路,有的人挖掘的是机遇,说到底,无非是前者不知觉被外界所操控,而后者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人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后,他没有沉浸在失意的阴影中.面对挫折,他“仰天大笑出门去,”他以一种从容的心态表现出对痛苦的达观.“长安市上洒家眠”他拂袖而去,访遍名山,最终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条条道路通罗马,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找不到路,但只要我们从容以对,不难发现路就在自己脚下,且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

生命中没有永久不变的风景,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得到和失去着什么.但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这个世界上永远传递着希望的序曲.

有一个人去微软公司应聘清洁工,面试时人事部的人间他:“你会不会发E﹣mail?”他回答说不会.人事部的人告诉他微软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E﹣mail,他失望的离开了.之后他用仅有的一点钱做起了小生意,在马路边卖蕃薯,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后来赚了点钱,再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竟也成了亿万富翁.有一次记者采访他,问起他的E﹣mail时,他同样回答没有.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样一个身价过亿的人居然没有自己的E﹣mail,要是他有那他该有多少财富啊!然而他回答说:“如果我有E﹣mail,那么我会成为微软的一名清洁工.”

他没有得到想要的,但他却得到了更好的.上帝为你关上了一道门,定会为你开一扇窗,既然选择了攀登,就不要回头欣赏留在身后的小山.既然前面还是绵延的路,那我们就没有理由停下我们坚定的脚步,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迈开双脚,你会发现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生活的道路靠不断探求.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芒,困难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只要你坚强,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

【点评】以“坚强”为话题本无新意,因为1998年全国卷就已考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也允许“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但四川卷这道题甫一亮相,还是受到了充分肯定,被赞为“最人性化”的试题,“地震之后,再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大地震让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受震撼.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高中生来说,以往幸福生活中的所谓磨难,主要来自学习;而今,巨大的灾难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眼前.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大无畏的救援人员,整个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凝聚力,无不诠释着“坚强”的真谛;可以说,“坚强”是当前的主旋律.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