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南方丝绸之路与乐山

作者:唐长寿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总第217期) 发布时间:2018-07-03 10:43: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什么是南方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正式提出的,指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东西方商路和交通路线。张骞出使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洲大陆的陆路通道。

相对于西北丝绸之路,史学家称从成都出发南下经云南、贵州、两广往东南亚、南海、印度、西亚、欧洲的国际商道为“南方丝绸之路”。

4aeac180230e4dd185ed72c96e979ca7.jpg

1909年的岷江码头

据段渝先生考证: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输往南亚、中亚并进一步输往西方的最早线路。早在商代中晚期,南方丝绸之路已初步开通,产于印度洋北部地区的齿贝和印度地区的象牙即在这个时期见于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三星堆青铜雕像文化因素和古蜀柳叶形青铜短剑形制等也由此而来,产于印度和西亚的“瑟瑟”也不仅见于四川考古,而且见于文献记载。

香港南丫岛曾出土典型的三星堆文化牙璋,三星堆祭祀坑里的部分海贝也来自于南海,表明早在商代,古蜀文明就已经与南海地区发生了文化联系和交流。

印度最早知道的中国梵语名称作Cina,中译为支那,或脂那、至那等,就是古代成都的对音或转生语,其出现年代至迟在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Cina这个名称从印度传播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后,又形成其转生语Seres、Thinai等,如今西文里对中国名称的称呼,其来源即与此直接相关。而Cina名称的西传,是随丝绸的西传进行的。

可见,南方丝绸之路确曾对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不愧为古代亚洲以至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大纽带。

南方丝绸之路以成都平原为起点,向南分为东、中、西三线:

西线即是《史记》所称的“蜀身毒道”。《史记·西南夷列传》:“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入市。”故名“蜀身毒道”。

西线又分东、西两路,西路称“零关道”(在不同时期又称“牦牛道”或“清溪道”);东路称“五尺道”(又称“石门道”)。零关道从成都出发,经四川双流、新津、邛崃、雅安、荥经、汉源、越西、喜德、 泸沽、西昌、德昌、会理、攀枝花,越金沙江至云南大姚、姚安,西折至大理;五尺道经今四川乐山、犍为、宜宾、云南大关、昭通、曲靖,西折经昆明、楚雄。两路在大理会合后,继续西行至今永平,称为“永昌道”(又称“博南道”),从永平翻博南山、渡澜沧江,经保山渡怒江,出腾冲至缅甸密支那,或从保山出瑞丽抵缅甸八莫,再西去印度、中亚、西亚而达欧洲。

中线分“步头道”和“进桑道”两条道路。步头道先由陆路从五尺道至昆明、晋宁,再从晋宁至通海以南的步头,沿红河而下达越南。《蛮书》卷六载:“通海城南十四日程至步头,从步头航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故名“步头道”。这条线路是沟通云南与中南半岛的最古老的一条水路。秦灭蜀后,蜀王子安阳王即从此道南迁至越南北部立国。进桑道则是出昆明经弥明,渡南盘江,经文山出云南东南,入越南河江、宣光,循盘龙江,抵达河内。

东线称为“夜郎道”或“牂牁道”,从成都南下至夜郎(今贵州西部),再经西江至番禺(今广州),出南海转东南亚。《史记·西南夷传》载:“建元六年,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牁’。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因道经夜郎国地,故称“夜郎道”,又因取道牂牁江(南盘江、西江),也称“牂牁道”。

南方丝绸之路西线(蜀身毒道)从成都平原经云南至缅甸,西行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再至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这条纵贯亚洲的交通线,是古代欧亚大陆途程最长、历史最悠久的交通大动脉之一。南方丝绸之路中线(步头道、进桑道)和东线(夜郎道)则沟通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

c975147c8f1a4e449ed00d00695712f9.jpg

 平羌三峡  唐长寿摄

南丝路上的重要枢纽——乐山

南方丝绸之路东、中、西三线均从成都出发,第一段路程要沿岷江而下到宜宾转五尺道、步头道、进桑道、夜郎道,位处岷江中游的乐山成为必经之地。此外,丝路西线(蜀身毒道)又分东西两路,两路之间有三条横向支线连通,分别是:平羌江道(起于嘉州止于雅州)、阳山江道(起于嘉州,止于汉源、甘洛海棠)和沐源川道(从嘉州到新市镇转西昌),三条支线的起点均在乐山。因此,乐山成为南方丝绸之路多条路线的交通枢纽。

唐代设驿,到宋代名嘉定驿。据《宋史·食货上三·布帛、和籴、漕运》载:“川益诸州金帛及租、市之布,自剑门列传置,分辇负担至嘉州,水运达荆南,自荆南遣纲吏运送京师。咸平中,定岁运六十六万匹,分为十纲。天禧末,水陆运上供金帛、缗钱二十三万一千余贯、两、端、匹,珠宝、香药二十七万五千余斤。”

宋以来的川茶易马贸易以乐山为茶船汇集点,从川东巫山、建始运往黎州、雅州以至藏区的“边茶”沿长江、岷江逆流而上,在嘉州城下中转停泊,然后再溯青衣江而上,分销各地。每当运茶季节,嘉州城下泊舟常在一百艘以上。宋代的嘉州是岷江道上重要的水陆转运枢纽。

嘉州成为水陆交通转运枢纽之后,同时在唐代开始造船,在宋代已成为四川造船中心,年造官船四十五艘。到明代,蜀王仍在城北关爷庙设船厂,该地因之也名为“王船厂”。

明代嘉定州知州钟振评曰:嘉定“当六达水陆要冲,舟车旁午无宁日。”明·顾祖禹在《读史方域纪要》中评说道:嘉定“北去成都不过五驿。宋牟才子言:嘉定为镇西之根本。以其州据黎、雅上游也。然津途便利,密迩叙、泸 ,讵非成都之噤吭乎。”其意是说乐山是从南方通往成都的咽喉。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诗云“水驿江城日日过,云峰高处见三峨”。道出了作为水码头的乐山的壮丽景观。

      到清末,日本教师中野孤山在《游蜀杂俎》中把乐山称之为“嘉定港”,记道:“港内常有上千条船只停泊,形成一个码头城市。”他进而认为乐山“主要的收益依靠船舶的进出,货物的集散”。乐山俨然成了一座商贸城市。中野孤山还说:“嘉定港帆樯林立,上下船只穿梭如织。入夜各船灯火映照江水,形成一方奇观。”民国《乐山县志》总结道:“县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上通成都,下达渝夔,雅河通雅安、天全,铜河通峨边、金川,为水陆要冲。商埠之盛,甲于川南。”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当之无愧。

 

南方丝绸之路在乐山的路线

岷江道   岷江道是五尺道第一段,起于成都,止于宜宾。或称川南大道、川边驿道、府河水路。该道水陆并进,在平羌三峡入乐山境内,在犍为县新民出境。

af25ad012553413e9886d8ae35f3affc.jpg

  大渡河黑岩  唐长寿

        作为官道,岷江水路至迟在秦李冰凿离堆通正岷江航道之时已开通,至迟汉代已通陆路。刘备取蜀,赵云一路便取道岷江直上成都。唐《元和郡县志》引《图经》云:“诸葛武侯凿山开道,即熊耳峡东古道也。”《舆地纪胜》亦载:“熊耳峡,诸葛武侯凿山开道。”熊耳峡即平羌小三峡,其东古道即岷江道之陆路。现在,这条长约10公里的驿道仍存,并为当地乡民所使用。驿道上现存明代石拱桥“鲤鱼桥”一座,清代石拱桥三座,道中红砂石石板路面时或可见,称得上岷江道陆路上保存最长、最完整的一条古驿道。古道最险峻处为青神、乐山交界处的“关子门”,为开凿垭口形成的一处关隘。在关口两侧崖壁上尚保留有明代摩崖造像三龛和“凉风洞”之类的题刻,成为古道的一大标志。

唐代,沿岷江道设有平羌县城、嘉州及龙游县城、玉津县城(今冠英镇)、犍为县城、清溪驿等。唐代岷江道水路繁荣,李白、杜甫均走水路经乐山出川。李白因之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名诗。诗中著名的清溪驿就在现在的市中区关庙苏坪,也是杜甫夜宿的官驿。唐代开凿凌云山大佛,以保佑岷江航运,与灵宝塔一样,同时起到了航标的作用。

宋代,水陆两路均繁荣,水驿有平羌驿(关庙苏坪)、凌云驿(嘉州城)、三圣驿(金粟镇)、沉犀驿(犍为城)、下坝驿(孝姑镇)。陆游曾宿平羌驿,范成大出蜀曾在下坝驿住宿。

元代,大规模建设驿站。水路有:平羌水站、南门水站(嘉定城)、赵坝水站、三圣水站、净江水站(犍为沙嘴)、犍为水站、下坝水站。均配备有站船(6只)和牛(4头)。陆路有凌云陆站、犍为陆站。

明代,继承元代的驿站,不称水站而称水驿。明代平羌水驿有站船4只、水夫20名。政府大规模治理岷江航道,平险滩。其中,治理有“蜀江第一”之称的犍为叉鱼子最为著名。

清代,全面设置铺递,中期以后多设铺,如从青神入境到乐山城就有关子门铺、板桥溪铺、平羌铺(关庙)、牟子铺、横梁铺(通江)等。大约十里就有一铺。从乐山南下犍为县有:茶山铺(车子)、乌木铺(杨家)、普通铺(冠英)、西坝铺、罗叶铺、黄角铺。

  岷江道上,自古以来就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其中麻布、海盐贸易十分盛行,杜甫因之有“蜀麻吴盐自古通”的诗句。宋代,四川通过岷江道每年上贡的麻布丝绸多至66万匹至100万匹。 五通桥出产的井盐通过岷江道大量外销,乃至在清代发生了“川盐济楚”大事,以犍乐盐场所产井盐来解决因太平天国起义被阻断了海盐供应的湖广地区的吃盐问题。

在文化交流方面,有专家认为乐山汉代崖墓的佛像是通过岷江道传入的,中国早期佛教的传入,也可能有经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传播线路。清代,夹江以“黄丹门神”为大宗的年画大量远销云贵地区,以至云贵山区在历史上有了“黄丹门神能驱瘟”的民谚。

平羌江道    平羌江道起于东线岷江道上的乐山,溯青衣江而上,经夹江、洪雅到雅安与西线零关道相汇。由于青衣江在古代又名平羌江,故此道称“平羌江道”。该道水陆并进,在汉代已成为能通车骑的官道。《隶释·南安长王君平乡明亭道碑》载:“维平乡明亭大道,北与武阳,西与蜀郡青衣,越雋通界……永元七年十月。”意思是平羌江道北通彭山,西通芦山、西昌地界。旧摩刻于夹江青衣江古泾口,今已不存。现古泾口崖壁尚存有栈道的8个梁孔,正是此栈道的遗迹。《三国志·杨洪传》载:蜀汉汉嘉(今芦山)太守黄元造反不成,便取平羌江道水路南下奔吴,蜀主“敕舀、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所谓“南安峡口”,即是平羌江道水路必经的古泾口(千佛岩)。

唐代,该古道已下降约4米,保留到现在,仍为乡民来往的交通要道。

明代,古道经著名的夹江九盘山,在洪雅县西竹箐关进入雅安境。明状元杨升庵当年就是走此驿道离开嘉州进入雅州地界的。清代,因乐山别称嘉阳,平羌江道又称“嘉阳驿道”。政府开始密集设置铺递,仅从乐山城到夹江城之间就有白岩铺、九溪铺、棉竹铺、门坎铺、甘江铺、观音铺等。民国以后铺递虽然撤除了,但棉竹铺、甘江铺却作为地名保留下来,成为嘉阳驿道在地名上的证明。

宋代以来,古道上茶马贸易繁荣,内地的“边茶”从乐山溯青衣江而上,分销各地。同时,犍乐盐场等盐厂生产的盐也经嘉阳驿道贩运到雅安并转而入藏区。故洪雅民歌唱道:“一双脚儿嘛痒,一双脚儿嘛梭,要朝哪里梭,要朝嘉定梭。嘉定什么多,盐巴、胆巴甚广多。”此外,洪雅特产如雅连、木材、茶叶等,也要通过平羌江道外运,故史书有“犍为之盐,洪雅之茶,商车贾舟,络绎相寻”之说。

阳山江道    阳山江道的起点也是乐山城,水路取道大渡河,大渡河又名阳山江,故名。阳山江道陆路部分走向与大渡河一致,大部分地段则与今乐山到峨眉,再到峨边的公路一致,由于宋代该道上有一寨名“铜山寨”,故又称“铜山道”,此道离峨边后经金口河、甘洛阿兹觉(蜀汉新道县)、田坝到海棠与西线零关道相汇。水路溯大渡河而上经沙湾(唐南林镇)、铜茨(即铜街子、唐铜山镇)、峨边沙坪、金口河到汉源与零关道相汇。

由于符溪和金口河均发现战国晚期蜀人墓葬,故极可能在战国晚期此道已成为民间通道,并为蜀人南迁时所取用。蜀汉于阿兹觉设新道县,建安二十三年(218)越雋叛军高定围困新道县,犍为郡太守李严率骑兵驰援,大约走的就是此道。

唐代,阳山江道成为重要的官道。《蜀鉴》“旧制岁杪运内粟瞻黎、巂,起嘉、眉,道阳山而达大渡,乃分饷诸戍。”意思是每年末,政府把粮食从嘉州、眉州通过阳山江道运到黎州(今汉源)、巂州(今西昌)。晚唐名相李德裕整治此道,名声最大。率兵走水路,在大渡河墨崖(今名黑岩,在乐山城西南约20公里的大渡河东岸),留有碑刻,载于《舆地纪胜》“墨崖,有‘唐李德裕提重兵过此’九字”。

 宋代,古道成为与南诏国(今云南)交往的重要通道,峨眉士人杨佐曾通过此道去南诏国做丝绸换马的生意。

明代,政府大规模建设驿道。从嘉定州起,经苏稽、符溪、罗目、高桥、龙池、射箭坪后,在虎皮岗(今峨边新场)分左右两路。左路过大渡河经沙坪、罗回(今金口河永和镇)、大板、甘洛阿兹觉,到镇西驿接零关道,并因之称“镇西古道”。右路经金河、天池、松坪、马烈到汉源接零关道。

 清代,多设铺递、堡、墩、汛、卡。市中区、峨眉山市境内有草鞋铺、苏稽铺、高山铺、古城铺、黄茅岗铺、杨村铺等。峨边县、金口河区境内有平夷堡(盐井溪)、归化堡(汛)、牛漩堡、太平墩、金口墩、沙坪汛等。路上新建有该道上最长的石桥——苏稽大石桥和大围关(大为)铁索桥等桥梁。

抗战时建乐西公路,初选线三条,最终选用了越簑衣岭线,这条线在乐山境内的走向正好取用了阳山江道,在凉山境内则取用了零关道。公路自乐山城西行跨青衣江、峨眉河,过峨眉县城沿峨眉山麓南下,越土地关至龙池,再循大为河到峨边新场后,沿大渡河北岸大瓦山下,取用了明代驿道右路。现在簑衣岭上还立有当时的乐西公路工程总指挥赵祖康所题“蓝缕开疆”石碑和王仁轩所题“簑衣岭”石碑。

 阳山江道的经济贸易中,丝绸是重要的商品。苏稽特产嘉定大绸和素丝外销多通过马帮取道阳山江道再转零关道南运。黄炎培路过,记其所见,有诗道:“黄丝丝,白丝丝,苏稽市上如云。”外销的素丝在同治《嘉定府志》另有记载说:“其粗者谓之大夥丝,专行云南,转行缅甸诸夷。诸夷人货自云南,斩切为茸,持以去,不知所用也。”切丝为茸作何用?这成了丝绸之路上的一大谜团。

峨眉、乐山白蜡生产必需的蜡虫也是此道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历史上,云贵产虫不产蜡,峨眉山产蜡不产虫,故李调元在《童山诗说》道:“峨眉县产白蜡,立夏时,从建昌(西昌)买蜡虫种。”买卖蜡虫的蜡农叫“虫儿客”。每年去建昌、会理、云贵边区买蜡虫,肩挑回峨眉,称“跑虫山”。清王培荀《嘉州竹枝词》诗云:“怪他路上人如蚁,尽道嘉眉虫客忙。”

乐山的丝绸、盐巴,夹江的土纸、年画,峨边、金口河的鸡爪黄连、冬虫夏草,西昌的烟草等成为古道上常见的商品。大渡河也被彝族同胞称为“丝绸之河”,唱着“到织丝绸的地方去玩,到嘉定城去玩……”

近代以来,苏稽马家做大烟生意,自组马帮,便以丝绸走此道换取烟土牟利,古道上又增加了走私鸦片的贩子。也由于此,苏稽一带烟毒流害。黄炎培触景生情,叹道:“滑竿儿,来去匆匆,十个劳工,九个烟容。临上征途吸一筒,算流差命合穷。君休问,西场水口,百盏灯红。”

沐源川道    沐源川道因古道沿沐源川(沐溪河)经行而得名。沐源川道既可以从乐山起走陆路经沐川到新市镇合安上道,也可以走岷江道水路从犍为起旱经沐川到新市镇合安上道,合安上道后西行到西昌接零关道。沐源川道必经沐川寨(今沐川县城),宋·张无尽《沐川寨记》云:“南蛮东北接境,常挟吐蕃为中国患。盖其路一出大渡河,一出沐源川,一出马湖江。而沐川之地常为啸集之地。” 记中“一出沐源川”就是指的沐源川道。

“沐源川道”其名首见于宋·王谠《唐语林·卷七》:“诸葛武侯相蜀,制蛮蜑侵汉界。自吐蕃西至东,接夷境,七百余年不复侵轶。自大中(847-860)蜀守任人不当,有喻士珍者,受朝廷高爵,而与蛮蜑习之,频为奸宄。使蛮用五千人,日开辟川路,由此致南诏扰攘西蜀。蜀于是凶荒穷困,人民相食——由沐源川通蛮陬也。”其意指沐源川道(“沐源川通蛮陬”)是嶲州刺史喻士珍在唐晚期主持开通的。这里提到开通“由沐源川通蛮陬”的喻士珍是嶲州刺史,显然表明从沐川城通往西昌城(嶲州治地)的原蜀汉安上道在唐代已改称为沐源川道了。可以认为,沐源川道在唐代已成为一条沟通沐川和西昌的官道,尽管主要是被“南蛮”所取用。

沐源川道由北往南行,从乐山经冠英、西坝、犍为、清水溪、九井、越峰门山至沐川城,经建和乡后翻五指山到马边老河坝,沿中都河而下到新市镇止。蜀汉,诸葛亮南征“道由安上(今新市镇)”,很可能经此道而往安上。唐代,沐川寨为著名的嘉州二十二兵镇之一。咸通十年(869),南诏军北侵,取道沐源川道,占据了沐川寨后又袭占了犍为县城,再溯岷江而上占据凌云山,夜渡岷江偷袭嘉州古城告捷。乾符二年(875),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又于沐源川筑城“以控蛮险”。 沐源川道则成为“南蛮”取用次数最多的军事通道——“云南要路”“常为啸集之地”“蛮入蜀之要路也”(《资治通鉴·卷252》)。显然,唐代以降,沐源川道与零关道、五尺道一样,成为同等重要的军事战略要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宋史·游仲鸿传》载淳熙年间嘉州与“叙州蛮”发生的“马值”争议事件中,还可知北宋时,嘉州地方通过沐源川道已与“叙州蛮”做买卖马匹的交易了。如此,沐川茶马古道的开通确可以早至北宋时期。

到宋代,出于防“蛮”需要,宋政权不断沿沐源川道修城筑寨,有史可鉴的就有英宗治平(1064—1067)年间龙游县主簿范师道增筑笼鸠寨,宁宗嘉定四年(1211)成都路提刑李埴扩建沐川寨,另还新筑三赖斫、威宁、笼蓬、白岩等寨堡,形成了五指山北麓的防卫寨堡群。

 675305ba64e741c48db65f44c2959092.jpg

  沉犀节孝坊

元、明时,沐川归属马湖府。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时,马湖府安边厅同知汪京修“叙马驿道”(俗称“汪公路”),中都镇(明早中期沐川长官司治地)至新市镇段正是沐源川道的一段。

清代,沐源川道又称“川边大道”,直到民国,都是乐山通往雷、马、屏地区乃至云南的交通要道。盐巴、茶叶、烟、酒、布、山货、木材、药材、马匹等成为古道上的主要商品。此道使用更为频繁,以古道上的犍为清溪镇为例,到清代已然成了犍为、沐川、马边、雷波、屏山等地粮食、煤炭、百货集散地。清代晚期,沐源川道演变成重要的“川边大道”,成为四川盆地通往边区的交通要道。路线是从乐山经犍为、清水溪、沐川城、新市镇而达雷波、昭觉、屏山等川边地区。

现在,古道上犍为清溪镇沉犀节孝坊、峰门山古道及清代“峰门山”碑刻、沐川城清代永济桥、五指山河口冶炼遗址(人称铜厂坪)、烂泥槽古道石梯步,马边县老河坝至新市镇明代汪公路等都保存完好,见证了沐源川道悠久的历史。

                                          (作者:唐长寿,原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  总第217期)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总第217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