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风物】李昌文 ‖ 中江花石话沧桑

作者:李昌文(四川省中江县政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19 16:53:4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江花石话沧桑

李昌文

日月含精华,天地育灵秀,中江花石是大自然孕育出的一枝艺术奇葩。曾几何时,滔滔江水遮掩了它神奇的身影,滚滚泥沙覆盖着它秀丽的姿容。然而,一旦巧遇独具慧眼的高人洁士,略加点化,它们就会重新复活,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一鸣冲天,光芒四射。

最近,沉寂了多年,颇具传奇色彩、堪称中国一绝的中江花石,又时而神秘地出现在中汀、德阳、成都的文物市场上,成为收藏爱好者高价收购的珍藏品。

金钱豹砚(中江花石雕) 杨河摄

中江花石产于中江县城东溪(小东河)和凯江的河床河滩,因以龟纹、菊花纹为多,所以又称菊花石。据清代《中江县志》记载:“文石,产玄武(古代中江县名)山圣泉(今南塔脚下)。初,有掘地得石,纹成龟蛇之状,群惊曰:‘此玄武之神昭其灵也’。采者宜雨后觅之,则形倍分明。文石最奇幻者莫若黄氏所藏:长方仅一寸许,文颇隐约,置水中谛视之,则宛然城南风景,为官道若者,为步云桥若者,为铜鱼山、龙王阁、联云塔。近东溪有人家,有桑柘榆柳,有平远耕地,有石磴之代桥者。稍东玄武山在焉,其下垂柳萧疏,与隔溪林公祠竹柏相映。”清代有咏诗:“圣迹不泯灭、凯石犹著名。光辉等琬琰,温润重连城。或见松与柏,枝干若绘成。或隐梅与竹,萧疏有余情。得之良不易,识之无其人。悠悠不断江流水,堙没奇珍沙石里。莫叹遭逢不可期,古来遇合多如此。”以中江花石比喻君子的怀才不遇。

中江花石(杨河 摄)

中江花石流传着许多关丽动人的传说:说是隋朝时期,有一年农历九月十一日,中江百姓为美丽善良、专为民间解除疾苦的白塔仙姑庆祝生日,西王母派天上的七仙女散花助兴。霎时,凯江流域花雨缤纷,鲜花飘进河里,印在了石头上,因当时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所以中江花石多为菊花石,而且是全国唯一品种。

现代科技揭开了中江花石之谜。原来中江花石是地壳自身运动变化的产物。数百万年前,四川还是一片内陆海洋,这里生活着一群美丽的海底珊瑚、贝类生物,后来地壳运动变化,内海成了内陆盆地,这些海底生物被埋到了地下,变成了化石,再后来又被河水冲刷,露出地面。在烟雨茫茫的凯江,不时有打渔人、掏沙捞石者拾得绝好的花石。

据传说,古代中江水运发达,县城小南门码头船只来往频繁,船底磨去了一些大卵石表面的泥沙苔藓,于是露出了龟纹夹菊、松竹梅影、珍珠凤尾等各种神奇的花纹,沿河人家就拣来制作棋子、秤砣、印章、印泥盒。后来发展为茶、酒具、花瓶、笔筒、石屏、首饰等等,这些石雕工艺品精美细润、古朴典雅,隐含着千变万化的自然图案,如诗如画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令人感叹天公造化之神奇绝妙。特别是珍珠蛙、褐色龟,更是栩栩如生、真假难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和经济收藏价值。

中江花石工艺品:花石摆件

中江现代花石艺人涂孝臣,1956年曾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第二届手工艺人代表大会,在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朱德的亲切接见。涂孝臣的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华全国著名手工艺人》专册。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西尧到中江县检查指导工作之余,因仰慕中江花石的名气,专程到涂心治家参观,一进屋就急不可耐地问道:“中江花石在哪里?”只见涂心治不慌不忙地端了一盆清水朝屋角一堆卵石泼去,奇迹出现了,这堆石头立即变成了五颜六色的中江花石,大家不禁拍手叫奇。他的孙儿涂山继承了祖传秘诀,目前正从事着花石加工事业。1980年4月,国家轻工部工艺美术公司宝、玉石调查小组曾对中江花石作了专门调查,《座谈纪要》称,“中江花石历史悠久,是较独特的石材,很有有发展的必要。”同年8月,中江花石工艺品远渡重洋,在美国费城展出,引起国际收藏界的轰动和赞誉。中江花石工艺品先后荣获四川省计经委的金牌奖、金杯奖、四川省旅游产品金奖。数十件精品被中江县文化馆、德阳市艺术馆、四川省博物馆收藏;不少作品还流入港、台、澳、新加坡,备受藏家珍爱。

中江花石(杨河 摄)

今天,中江花石工艺又出现了几位新的继承者。

县城人西街火神庙至小南门镇江寺(王爷庙)一带,建国前有90余户人家专门从事花石传统工艺生产,这条沿凯江河街道因此得名“花石街”。顺河街、盐市街是两段僻静的小街,两旁树木掩映,民国、清代木结构建筑随处可见,街沿上的人们生活悠闲恬静,仿佛时光倒流成一幅梦中久远的画、一首尘封的旧诗。屋宇崇峻的王爷庙大门对面,一排古旧的木装板房子前,一群小青年正在嬉戏玩耍,其中一个身材柳条、目清眉秀、颇有灵气的小伙子,就是中江县继承和正在生产制作花石工艺品的人,他的名字叫黄攀登。听我说明来意后,小黄热情地把我让进屋里。墙壁上挂着他的书法老师张守泽送给他的笔触有力的字幅,屋角堆放着一堆大大小小含菊花纹的鹅卵石。进到光线昏暗的里屋,一张陈旧的八仙方桌上还放着一块部份切割的石龟半成品,揭开两只箱盖,里面的花石成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石龟、花瓶、笔架、胸坠、印泥盒、戒指……令人眼花潦乱、目不暇接。小黄拿出几张花石精品照片给我着,无限留恋地说:“这些好东西都卖了,永远看不到了。”

听小黄说,他的父亲黄亨和(耳聋)特别喜欢拣花石,几十年如一日,原来卖给加工户和收藏者。他8岁就跟着父亲到河滩拣石头,唱着:“中江花石中江磨,过了中江莫奈何”的歌谣,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感到了乐趣。中江花石有个特性,就是表面看似普通粗糙的顽石,一沾水就显露出神奇的花纹风景,仿佛一百万年前的生命又重新复活了。所以拣花石在小雨天最好。父子俩常常沿着凯江,北上杰兴,东到回龙、石安,在20公里长的河段苦苦寻找,真是“河畔浅滩藏花石,青鞋雨伞觅江边”。有时找着一砣好石头,不禁激动得跪下身来,闭上眼睛,屏住呼吸,那份惊喜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中江花石(杨河 摄)

1993年夏,小黄从城关职中毕业,看到中江已没有几个人从事花石工艺品生产,感到十分可惜,便立志把这门传统工艺学到手,不让它失传。在他父亲和美术前辈蒋圣杰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小黄进步很快,作品常常一完工就被爱好者买走。有一天傍晚,外地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几经打听,停在他家门口——盐市街40号,来人选购了他几件作品,光是一只石龟就给了他800元,这真是应了花石艺人的一句老话:“三年不卖钱,卖钱吃三年”。由于他练就一种认识花石的特殊本领,一块表面有杂质的石料,小黄可以断定里面隐含着什么花纹。

他创作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要心情平静舒畅才动手,一鼓作气完成。所以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昏黄的白炽灯下工作到东方发白。随着小黄知名度的提高,先后有好几家单位邀其去展销产品,德阳天然石研究所的吕所长还邀请他和父亲一起去工作。由于小黄所存精品不多,加上他喜欢自由无拘,所以都一一婉拒了。谈起中江的花石资源,小黄忧虑地说:凯江河掏沙捞石的铁船日益增多,由于多数人不知花石的价值,许多好花石随同鹅卵石一起被用于建筑,或被烧成石灰,非常可惜,中江几位有识之士为抢救面临枯竭的花石资源,收购价己提高到每公斤10—100元,中江花石收藏家王明朝先生在黄继光纪念馆办起了花石展览,职业拣石者王小明天天苦寻不掇,花石艺人谢廷德开办起了中江花石机械加工作坊,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可以断言:随着岁月的流逝,中江花石将更加体现出它的美学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成为千古绝响!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昌文(四川省中江县政协)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