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风物】姜定周 ‖ 北川水磨漆器

作者:姜定周 来源:北川县政协文史委 发布时间:2020-03-25 10:34:42 浏览次数: 【字体:

 北川水磨漆,早年称为退光漆。时至今日,少数家庭尚保存着上百年的水磨漆制品,经若干代人使用,还漆光耀人。

北川水磨漆老艺人

 清光绪年间,老县城(今治城)漆工老艺人马大兴,就以漆刷庙字、殿堂神位和退光漆棺材出名。其子马良云从小学艺,民国26年起,在县城开设了马记“匾对铺”,专门漆刻喜庆大匾、木刻对联,漆退光各式家具,并外出在青片河坝底乡一带、白草河小坝片口一带,为富户之家漆退光漆家具。

水磨漆器座盘、花瓶(朱雪黎 摄)

 1957年马良云去世,第三代马延中夫妇继其业,参加了建筑社,一直从事房屋建筑装饰漆工和家具,惜家艺未传。县木器厂生产水磨漆传统名牌产品,其工艺是由已故老艺人曾彬如家传下来的。曾彬如有一手高超的技术,牌匾家具都搞得古色古香,受人欣赏称赞。他凭着几十年特有的水磨漆工艺画艺,1952年修建县政府担任油漆工。

北川县水磨漆展销厅 (范亚婷 摄)

 1955年手工业合作化时,父子和女儿三人参加了曲山木器社,从事漆工,技术精湛。为了水磨漆的崛起,曾老艺人在受“左”的影响时期,仍继续刻苦学习钻研,深夜练字练画,为满足个别爱好者的需要增添了水磨画。他长于画山水,特别是松树,也画花鸟图案,用熟漆和黄色红色绿色矿物质颜料调和,彩绘于漆上,再经研磨,做工精细,产品异常美观绚丽,富有装饰和实用效果。

北川羌族水磨漆艺传承人朱红志

 1972年9月北京召开工艺美术产品会议,曾彬如老艺人出席参加,带去水磨漆圆桌四套作为样品,受到了好评。他在北京参观了古老华丽的故宫、颐和园的建筑漆刻画工艺,开了眼界,激发他更大的积极性。他和儿子曾庆山并带出徒弟11人,其中能绘画的3人,使水磨漆工艺后继有人。

朱红志绘制漆粉镶嵌汉凤

水磨器的工艺流程

 水磨退光漆制品工艺流程精细,技术性很强,磨漆的技法制作全是细致的手工活。白木制品进入磨漆工艺要经过11个工序。初次打磨底灰要用绸子、火麻或夏布、纱布作为裱漆布,再经三刮三磨,两道石膏兑漆的白灰和一道松烟黑灰初砂石磨;上烟脂漆后,用水石纸磨,再用生熟漆混合漆了后又磨,再盖面漆,绘制磨漆画。

水磨漆工艺:手掌抛光

彩绘要在漆未干之前,限时两三小时内绘画完毕,然后用麻柳树烧的灰磨成无光泽的表面,最后用绒的丝瓜布、谷草灰来回摩擦,再用手掌及瓦灰抛光。着重点是磨,把高的、不平的磨平,特别是每次上的色漆和绘画后盖上的色漆要磨平后,那些画的最亮的色、光点之类,就栩栩如生呈现出来,抛光后就显得金光灿烂,色泽鲜丽。

水磨器制品的价值

水磨漆制品从款式和绘画,经艺人在实践中不断地继承创新,它和工艺美术品一样,把绘画和漆器工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绚丽多姿、光亮照人的直观感,“面如镜,画如生,细如绸”,具有抗热力,抗酸力,不怕潮,坚固耐用,色泽光润,永不褪色,手感平滑,美观大方的特点,既有欣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

水磨漆制品:朱红色花瓶

传统的水磨漆制品,已从单一的装饰陈设,发展到美化家庭用具;由原来的反光透明发展到绘画点缀,向民族化大众化、商品化发展,工艺进一步提高,品类不断增加,为机关、厂矿、餐厅、大厅、旅游提供美丽的实用品。

水磨漆制品:“福”字盘

 1983年度,水磨漆圆桌在绵阳地区工艺美术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1984年11月,在全地区工艺美术旅游评比中,北川水磨漆三人茶几被评为优秀产品。1984年9月,绵阳地区召开工业产品交流会,北川送去展销的一套水磨漆家具共25件,售价1800元,展销的第一天即被人订购,相继争先订购的有数十人之多,并成批出售给一些宾馆、招待所和美术工艺部门,深受群众欢迎。

来源:北川县政协文史委

作者:姜定周

来源: 北川县政协文史委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