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梦幻圣城 和谐木里‖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26 13:33:04 浏览次数: 【字体:

梦幻圣城 和谐木里

袁 征

在四川省西南边缘,有一片极具神秘色彩的地域,这便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标准地图政区简图版(审图号:川图审〔2016〕018号,图片来源: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

想必许多旅游爱好者尚未到过此地,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早在90多年前,木里的神秘面纱就被西方人撩开了。

前不久,一位网友发来数段视频和大篇幅文字,详细介绍了木里县的风土民情。细品之后,我惊诧不已,心潮难平。

与成都平原相比,木里县的地势是向南倾斜的。西北部为山原地貌,东南部为中山深切割地貌,西南部为高山深切割地貌。最高点在恰朗多吉峰一侧,海拔5958米。最低处在三江口,海拔1470米。如此大的高低落差,实属罕见。

四川卫视播出的鸟瞰木里县图像(徐波 摄)

木里藏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情况较为复杂。自汉初起,其前身为定笮县,隶属越嶲郡。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改定笮县为昆明县。

唐懿宗咸通六年(865),改嶲州为建昌府,改昆明县为香城郡。

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立盐井。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盐井卫为柏兴千户所,隶属建昌卫。

清雍正六年(1728),置盐源县,隶属宁远府。

民国二十八年(1939),盐源县隶属西康省。

1952年7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筹备委员会。

1953年2月19日,成立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

1955年5月,改为木里藏族自治县。

1955年12月13日,撤销西康省,木里归属四川省西昌专区管辖。

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建置,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管辖。

木里县城航拍(邓邦敏 摄,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木里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域内有藏、彝、汉、蒙古、回、苗、纳西、布依、傈僳等25个民族,户籍总人口13.8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58万人,占总人口33%,是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

身着美观大方服饰的木里藏族妇女(张梁 摄)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域面积1.3252万平方公里,占凉山彝族自治州总面积的22%。

我的祖籍在四川阆中,隶属南充市。木里县的面积比南充市所辖3区5县1个代管县级市面积的总和(1.2494万平方公里)还大得多。

木里风光(蓬州闲士 摄于木里县博科乡,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木里县是一个“黄金王国”。这个美称,不是中国人自诩的,而是西方学者20世纪30年代初就使用在权威杂志上了。全县黄金储量约35105公斤,以每年采金90公斤计算,资源保证程度达200年以上。同时,铜矿、铅锌矿、铁矿、锰矿等也有较好的开发条件。

木里县水能资源丰富,境内天然径流量达58.13亿立方米。汹涌澎湃的雅砻江在木里县境内流程182.6公里,流域面积3862.3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314.85万千瓦。主要支流有:木里河、阿姜永、八多沟、落窝沟、藏翁沟、岗尖沟、纤维沟、鸭嘴河、沈家沟、磨子沟等。它们与4条南北走向的山脉相间排列,沿断层由北向南流入金沙江。

木里河(图片来源:360百科)

木里县是齐聚绿色资源、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的“绿色宝库”。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02.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86%,活立木蓄积量1.49亿立方米,占四川省的10%、全国的1%,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林,是“全国森林资源大县”“天然动植物园”。

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木里县注重森林防火工作。近日,县里突然拉响警报,消防队员们在3分钟内完成集结,10分钟内到达“起火”地点。

四川卫视新闻联播报道木里县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徐波 摄)

穿行在木里原始森林中,随处可见老树枝干或岩石上附生的淡绿色悬垂条丝状物。这是松萝,当地人唤作“木落松”,有清肝、化痰、止血、解毒之用,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因其对空气、温度、湿度要求极高,所以少见。

松萝(图片来源:山草香网)

还可见一种附生在树皮上的苔藓,因酷似传说中的龙皮而得名“老龙皮”。这是真正天然无公害的美味,用开水汆一下,加上盐、味精、醋、小米辣、蒜泥等拌匀,就是一道爽口的绿色下饭菜。

附生在树干上的苔藓和地衣(图片来源:中国科普博览网)

在树干断裂处和树皮开裂处,生长着小朵小朵的野生黑木耳。它们乌黑晶莹,耳瓣舒展,坚挺有韧劲。摘下一朵闻之,有淡淡清香。洗净后,加上猪膘肉片简单翻炒几下,一盘炒木耳就出锅了。夹一筷子送进口中,只觉一股山野清香在舌尖缠绕,百转千回,沁人心脾。

木里人待客有“茶三酒四”之说,即客人尽其所能喝下酥油茶和青稞酒,主人才满意。煮酥油茶的方法是将酥油和金尖茶熬制的茶水放入茶筒,添加适量的盐和炒熟舂细后的苏麻子、大麻子、核桃、花生仁等,在茶筒里上下不停地用力抽提,使油和茶水融为一体后,倒在碗内,再以奶渣、饼类、糟粑面配食。

木里酥油茶(图片来源:驴窝户外)

酥油茶泡大米饭是一道独特风味的藏餐,其滋味清鲜、浓而不腻、香美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糌粑是木里人的主食,其原料为炒熟之后的青稞、大麦、小麦、燕麦、玉米磨成的面粉。

木里“夏打”选用精瘦牦牛肉为原料,将其剁成酱或舂细,拌以木槿子、海椒、大蒜、盐、味精等香料,拌匀后再倒凉开水搅成肉浆。食用时入口香嫩爽滑,味道鲜美,毫无生肉的腥臊味。

木里“夏打”(图片来源:驴窝户外)

奶渣是木里藏家最常见的营养食品。新鲜的牦牛奶煮沸后,被木里藏族同胞用传统方式分解出酥油和奶渣来。新鲜奶渣色白细腻,味道微酸。可冷吃、烤吃,也可做奶渣馅包子。

酸菜面块是一种特色的藏族传统晚餐。到了木里,吃一碗酸菜面块,定会让游人多年之后都念念不忘。

“强丁酒是藏族人的糖衣炮弹”,其热气腾腾,汤汁鲜黄,甘甜可口,却后劲十足。强丁酒的原料是酥油、鸡蛋、蜂蜜、苏里玛酒。做法是取一块酥油熬化,煎一枚鸡蛋,加以苏里玛酒、蜂蜜熬煮。熬煮过程中,酒精大部分被鸡蛋吸收。咬一口煎蛋,浓郁的酒香、奶香、蜂蜜味弥漫开来。喝下强丁酒,顿时体温上升,全身舒畅,不觉寒冷。

木里低度白酒(图片来源:驴窝户外)

相传,云南土司木懿占据木里时,带入种植了皱皮柑,据今已有400余年。《木里县志》载:“传统特色水果木里皱皮柑,建基地0.22万亩。”木里皱皮柑品质独特,具有特有的藏木香味,当地藏民称之为“藏香果”。

木里皱皮柑(木里县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省情网)

木里县是“香格里拉之源”。木里境内多种自然景观交融一体,多元民族文化和谐相融,有恰朗多杰、玛娜茶金、香格里拉湖、贡巴拉神山等自然风光,有藏传佛教文化、纳西东巴文化、摩梭母系氏族文化、清汉遗民服饰等民族文化资源。木里县是茶马古道支线重要节点,旅游资源既丰富又独特,被誉为“上帝浏览的花园”“群山环抱的童话之地”。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三进木里,首次向世界揭秘木里,成为英国著名作家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香格里拉”的原型。

洛克与护卫队(蓬州闲士摄于盐源县泸沽湖摩梭博物馆,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位于木里县陇撒牧场的“贡嘎之眼”玛娜茶金观景平台,距亚丁仙乃日、央迈勇、恰朗多吉雪山最近处仅15公里,是观看雪山壮观景象和日出的最佳平台。5月底至6月初,观景平台旁边的各色杜鹃花竟相绽放。眼力所到,亦花亦山。花就是山,山就是花。

在木里县玛娜茶金观景平台观赏贡嘎雪山(周晓龙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寸冬海子位于康坞山顶,海拔3404米,距县城35公里,融山、海、花、木为一体,有“高原明珠”之美誉。寸冬海子面积1050万平方米,呈南北走向,长7公里,宽1.5公里,山上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湖水清澈透底,湖面波光粼粼。山环抱着湖水,湖水倒影着山峰,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奇特景观。

寸冬海子(马楠 摄)

康坞大寺位于康坞牧场的康坞山顶上,海拔3407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距县城50公里,是木里修筑的第二座大寺,2007年12月被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坞大寺(焦响平 摄)

木里大寺座落在瓦厂镇一座高山上,海拔2637米,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距县城120公里,2005年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里大寺(税鸿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瓦尔寨大寺位于茶布朗区沙湾乡木里河东岸杜基山半坡平地上,海拔3382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距县城180公里,是木里境内修筑的第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大寺。

瓦尔寨大寺(焦响平 摄)

昏沙伸臂桥位于木里河上游唐央乡,整座桥都是用原木和石块作材料,桥中间靠石块填充,增加桥墩自身重量,确保桥臂的支撑力。它横跨河流两岸,桥长29.9米,宽1.5米,高7米。2003年被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昏沙伸臂桥(图片来源:印象中华行)

2022年11月11日开园的木里香巴拉公园,具有浓郁的藏乡风情,演绎出多元民族文化碰撞的精彩故事。“香巴拉”在藏族民间意为一方净土。据传,人们来到这里,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和升华,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

木里县香巴拉公园夜景(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勤劳勇敢智慧的木里儿女历经多年奋斗,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突破。

2021年2月,木里藏族自治县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2021年9月,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2年,全县GDP实现63.07亿元,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木里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如今,木里县正在谱写富裕、和谐、幸福、文明、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木里新篇章。

木里县图书馆(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美籍奥地利探险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于1924年、1928年、1930年3次到木里考查,首次向世界揭秘木里。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用一组图片,给这片土地贴上了“上帝浏览的花园”“黄金王国”“香格里拉的源头”的标签。这一揭秘,成为英国著名作家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中“香格里拉”的原型,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品牌。

《消失的地平线》剧照(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如此神奇之地,难道不值得人们游历一番,细探究竟吗?

梦幻圣城 和谐木里(蓬州闲士 摄于木里县香巴拉公园,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写于2023 年5 月15 日

参考资料:

1.木里县人民政府网。

2.《木里县扎实做好2023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圣域木里,2023年2月3日。

3.《一图读懂 | 2023年木里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圣域木里,2023年1月14日。

4.《木里美食:食材与文化碰撞出火花》,藏地阳光,2023年1月11日。

5.席秦岭、周翼、罗石芊,《“香格里拉的源头”木里县天生一座珍稀动植物“博览园”》,方志四川,2022年12月27日。

6.《四川木里:一座“天然动植物园”》,金台资讯,2022年11月6日。

7.《木里县》,百度百科。

8.《四川省南充市》,博雅地名网。

9.《木里县地情》,四川省情网。

10.《约瑟夫·洛克》,百度百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 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