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科学技术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24 15:11:00 浏览次数: 【字体:

2b4081e271e74a519f551f2ca7d31bab.png

《四川省志·科学技术志》概述

四川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3个历史阶段,出现过战国末年和秦汉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三线”建设时期、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5次发展高潮。

四川是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发祥地之一,曾经出现过全国第一流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利工程、手工业技术和天文学家、数学家、医药学家。清末洋务运动兴起,近代科学技术传入,四川开始采用蒸汽动力和电力,建立了机械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科技机构、人才云集四川,奠定了四川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使四川成为当时全国的科学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三线”建设,四川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现代化工业产业部门,在电子、航天、核技术、冶金、重型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全国领先水平,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基地。

一、古代巴蜀科学技术

古代巴蜀科学技术萌芽于夏商,形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

农业生产技术是巴蜀发展最早的技术。西周以后,农业已成为经济生活的基本因素。成都平原盛产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农业生产水平达到相当高度。春秋以后,随着开明氏入蜀,楚国的进步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得到推广应用。这时,已普遍种植经济作物,包括桑、漆、麻、苎等。东汉末至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时期。这时,与中原相比,巴蜀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生产技术普遍得到改善和提高,育种、栽培、耕作、施肥、灌溉、管理都积累了一套系统的经验。公元3世纪,蜀地栽培了谷粒大而长的青芋稻、累子稻、白汉稻等良种。唐代,雅安地区栽培的良种稻,其谷粒好,炊之甚香滑。元代,峨眉等地所产稻谷,品种达25种之多。亦普遍种植麦类和豆类作物。宋代,现今食用的多种蔬菜,巴蜀已基本种植。这时期,先进的耕作技术普遍推广。诸葛亮治蜀,十分重视向生产落后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中唐以后,官府在盆地南缘泸州一带推广先进的种麦技术并发放良种,向西边少数民族地区提供耕牛和种子。唐代,巴蜀许多地区已实行土地间种和复种,宋代则进一步发展为轮种。《宋史·地理志》称“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梯田耕作方式也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这时,巴蜀地区是全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经济中心。明清之际,四川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全面成熟,出现了一批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的著述。清雍正年间,新都知县张文梵著《农书》,对农业生产中的选种、育种、播种、疏耙、锄耘、粪壤、水利乃至喂牛等都作了精辟的总结。乾隆时,大足知县沈潜著《蚕桑说》,对种桑、养蚕中的技术问题,如筐架制作、蚕房布置、作茧温度、抽丝管理等都作了详细论述。德阳知县阚昌言著《农事说》,对农业生产中因天时、尽地利、适时栽种、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等无不论述精到。特别是什邡张宗法著《三农记》,详述天时地理、备荒救荒、农作物栽培、畜牧兽医、农村习俗杂事、农产品加工等,共约33万字,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对当时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农业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工程技术进步。远古时期,蜀地的原始居民就同洪水进行过斗争。《尚书·禹贡》中已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载。到杜宇王国末期,蜀西平原有较大规模的治水活动。战国末蜀郡守李冰创建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是古代巴蜀乃至整个中国水利工程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它的主体工程包括壅水导流工程(后演变为分水鱼嘴及金刚堤),溢洪工程(后演变为平水槽、飞砂堰、人字堤)和取水口(今宝瓶口)。与渠首枢纽配套,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①(①《史记·河渠书》),把岷江水引入平原中部和成都,发展航运、灌溉、漂木。在两条人工河道所过之处,开凿支渠、毛渠,使其支分脉派,滋养整个成都平原。《华阳国志·蜀志》评道:“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在李冰开创的基础上,西汉文翁开凿了湔江,把都江堰灌区向平原东部发展,使岷江水资源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东汉后,传统水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发展、完善了都江堰工程的维修技术和管理制度;工程向西南和东北方向进一步扩展,兴建了官渠堰、通济堰、鸿化堰等一系列工程;丘陵地区提水灌溉技术进步,高转筒车等提水工具开始使用和推广。

古代巴蜀人民的手工业技术发展较早,水平较高。商周时期,已有专门的漆器和纺织匠人。巴蜀漆器,做工考究,形态精美,有漆盒、漆盘、漆奁、漆梳等众多品种;有木质胎,还有木质胎贴编织物;有漆上朱绘龙纹,还有装饰铜钮、铜环、铜圈等。秦汉时期,巴蜀漆器制作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制作工艺分工极细,有“素工”“休工”“上工”“铜耳”“涂工”“画工”“羽工”“清工”“造工”等九道工序。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有100多件成都漆器。朝鲜平壤附近的古墓中,也发现大量成都漆器。

纺织业在战国时已很兴盛。当时巴国的一些民户已经以布代赋,称为影布或惊布。布匹产量十分可观,织布技术已较娴熟。汉代全国设工官九处,巴蜀占三处。成都设有专门织锦的锦官。锦是巴蜀特产,称为蜀锦。蜀布是巴蜀生产的精美细密的麻布。张骞使西域,在今阿富汗就见到过从印度传去的蜀布。隋唐时期,蜀罗织造技术享有盛誉。“绫锦雕镂之妙,侔于上国”①(①《隋书·地理志》)。直到元代,四川纺织技术仍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纺织品种类繁多,包括锦、罗、绸、绫、缎、纱、绢、布、苽等。特别是一些精美的、技术难度高的制品已能大批生产,如斜纹绫、云凤纹缎、花锦缎被面、缎褥、缎龙袍、缎襦裙、软缎袍料等。

与漆器、织造齐名的还有巴蜀的金银器制作技术。其技法有金银错、鎏金、釦金3种。分工细致,精雕细刻。用金银装饰各种器物,所谓“雕镂釦器,百使千工”②(②杨雄:《蜀都赋》),工艺精巧,规模宏大。成都在秦汉时成为全国重要的金银器制作中心,政府投资岁各用500万之多。

隋唐至宋,制瓷业成为巴蜀大放异彩的手工业部门。隋文帝时,蜀中的大制造家何稠经过潜心研究,大胆探索,“以绿瓷为之”,恢复了中国已经失传的琉璃制作技术。迄宋代,四川陶瓷窑星罗棋布,烧造区域扩大,制陶工艺提高,产品形成白瓷、青瓷、黑瓷3大系列,成为四川陶瓷技术史上划时代的阶段。

隋唐时期,益州的黄白麻纸是当时政府指定的官方用纸。集贤院的书籍规定用益州麻纸书写。当时生产的广都纸,适用于公私簿书、文牒、契券、书籍,用途相当广泛。唐代蜀中的笺纸闻名遐迩,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四川已成为全国的重要造纸基地,仅成都一地造纸作坊达数十百家。麻纸、楮纸和各种加工纸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厚重、坚韧、洁白,耐折叠,不易磨损。当时的印刷纸一般都专用蜀纸。

唐代,成都、梓州和遂州已掌握了甘蔗熬糖技术。唐代宗大历年间,制造糖霜的技术传入遂州,使巴蜀成为中国最早生产冰糖的地方之一。宋代,四川已是全国冰糖生产中心,仅遂宁一地就有生产冰糖的作坊三四百家。当时全国共有五处能制造冰糖,四川有遂宁、广汉两处。据王灼著《糖霜谱》记载,“独遂宁为冠”,其余“四郡所产甚微,色味浅簿,才比遂宁之最下者”。当时遂宁总结的“窨制法”,即冰糖冷却结晶的原理和工艺,一直为后代所沿用。

中唐以后,巴蜀雕版印刷发展迅速。唐末,成为全国雕版印刷中心。当时蜀中雕印的书籍行销全国并流传到日本。蜀刻以其版好、字好、墨好、纸好等优点闻名于世。宋代在全川形成了庞大的刻书网,以成都、眉山最为发达。四川官刻的图书以《开宝藏》《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三部巨著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对推动全国雕版印刷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先进的造纸技术和雕印技术,使四川印刷的“交子”在世界上第一次用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

古代巴蜀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亦有独具特色的贡献。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已很普及,铸件出现之早、品种之多、配方之优、质量之佳、图案之美都不逊于中原。巴蜀铁矿开采始于先秦,秦汉时期有较大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迁秦民万家入蜀,带来了北方先进的采矿、冶金技术。以冶铁为业的赵人卓氏、山东程氏徙居临邛后,开采铁矿,冶炼铁器,行销滇蜀两地。西汉在临邛、武阳、南安都设有铁官经营冶铁业。《华阳国志》记有汉代在今安县北界山一带开采金银矿的技术。

古代巴蜀的井盐采制技术最为著名。战国末期,在秦蜀郡守李冰主持下,在广都(今双流)成功地开凿出了中国第一口盐井。当时已总结出“依山可凿井,隔沟不同脉”的探查井盐的经验,并提出了一套凿井、汲卤、煮盐的具体办法。汉代,在临邛钻出中国第一口天然气井,并在世界上开创了用天然气煮盐的技术。东汉墓出土的盐井图画像砖,形象地描绘出当时制盐作坊的整个生产过程,标志着井盐采制技术已经基本成型。唐代,政府实行食盐管榷政策,划定巴蜀为井盐销售地区,有力地促进了井盐及其开采技术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四川人民创造了开凿卓筒小井的新工艺,新型卓筒井用圆刃冲击顿锉代替锸锹开凿盐井,以竹筒代替木石井壁,以装有牛皮活塞的竹筒汲卤器代替牛皮囊。这一技术在井盐开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四川盐井从北宋初年的600余口一下跃升到南宋初年的4900余口,产量从1600万斤跃升到6400余万斤。明清时期,传统井盐采制技术进入成熟发展阶段。钻井方面,总结出一套井位确定、井口开凿的成功经验。明代开始采用木制导管代替竹筒,清代广为推广;治井方面,创造了排除井筒剥落、土石埋塞等井下故障的有效方法;采卤方面,总结出用升高天车的办法解决吸卤筒加长问题。

古代巴蜀还涌现出许多手工业技术名家、名著。蜀汉李譔不仅通晓五经、诸子,而且深谙科学技术,“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①(①《三国志·蜀书·李譔传》)。诸葛亮为应征战之需,发明木牛、流马和连弩。蜀汉蒲元对淬火独有研究,经过72炼制造的钢刀,削铁如泥。后蜀冯鉴援唐代科技史《事始》的体例,著《续事始》,对科学技术的记述内容详细、丰富,如其中的“伺风鸟”条,介绍了古代船桅上用的风向标;“雨衣”条,介绍中国自周代开始就有雨具及其制作方法;对古代楼船,各种军事器械等的制造和使用都有详细介绍。

古代巴蜀在中医理论、临床、药物等领域创造了突出的成就,产生过不少名医名著。两汉时期,巴蜀医学兴起,涌现了一批杰出医学家。涪翁隐居涪城(今绵阳市郊),为民治病,长于脉法和针灸术,切脉如神,每下针石,立即见效,著有《针经》《诊脉法》。其弟子程高,广汉人,尽得涪翁医术,悉心为人治病,不愿入仕。程高的学生郭玉,新都人,也是东汉名医。他继承、发展了涪翁、程高的医术,尤精脉理,对疗病与患者的配合治疗、摄生、身体强弱等因素的关系皆有较深刻的认识。与郭玉齐名的方剂药物学家有涪人李助,精通名方,详校古典医籍,著有《经方颂说》。唐代后期,咎殷写成中国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妇产科专著《产宝》,详细分析了妊娠、临产、产后的各种常见疾病,所载处方沿用至今。北宋唐慎微,崇庆县人,集前人精华,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政和六年(公元1216年)五次修订后,共收药1558种,新增药628种,并附制作药法、古今单方和药图,是中国第一部完备的药典。

在自然科学领域,古代巴蜀的天文学和数学成绩卓著。春秋时,巴蜀天文学初创,但已具全国性影响。周代,杰出天文学家有西周的史佚和东周的苌弘。苌弘,资中人,是“周之执数者也。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数,无所不通”。①(①《淮南子·泛论》)他制定的周历(四分历)比罗马人创造的同样水平的历法“儒略历”早500年。两汉时期,巴蜀天文学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杰出代表是著名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他明晓天文地理,创太初历,积800年才有一天的误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在中国天文史上第一次测算出135个朔望中有23个日食周期;他推算的五大行星会合周期同现在的测量比较,火星只差0.59日,水星只差0.03日,堪称世界天文史的奇迹;他确立的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日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他改革闰法,以无中气之月置闰,使太初历能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他研制成功中国古代第一台完备的天文仪器浑仪,比欧洲早1600多年。落下闳长期在家乡从事天文学研究,传播天文学知识,使阆中和南充一带在汉唐宋1000余年中都是中国天文学中心地区之一。唐代,梁令瓒创造黄道游仪,能正确推算日月运行。僧一行利用黄道游仪,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数据,为编撰《开元大衍历经》打下了科学基础。梁令瓒与僧一行合作研制出准确测定朔望、报告时辰的天文钟水运浑天仪。北宋巴中人张思训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象仪太平滑仪,可自动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在天文和机械学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南宋秦九韶,安岳人,是世界杰出的数学家,精研律算、天文、营造、音律之学。1247年,完成《数书九章》18卷。其“大衍求一术”(联立一次同余式求解法)、“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解法)的成就,比西方早500多年,在数学史上有崇高地位。他对数学的贡献,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赞扬。

二、四川近代科学技术

19世纪下半叶到本世纪初,是四川近代科学技术萌发的时期,洋务运动对于四川近代工业建立和西方科学技术传入起了重要作用。四川近代科学技术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三条渠道实现的。

首先,随着近代工业的兴办,带来了先进的近代工业生产技术。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创办四川第一个机器制造厂——制造枪炮军火的四川机器局,是为四川近代工业的肇始。1900年前,自流井采用蒸汽汲卤机车,是四川盐业生产向机械化转变的标志。1900年,重庆江北建吉厚祥织布厂。1902年,潼川建缫丝厂。1905年,重庆建造纸厂。1906年,重庆江北建玻璃厂。同年,成都建自来水公司。1908年,成都建劝业场发电部。翌年,建启明电灯公司。到1911年,重庆府、成都府、江北厅、广安州、泸州、绵竹、荣县、璧山、安县、万县、奉节、宜宾、合州、南充、冕宁、荥经、打箭炉厅、彭州、犍为、古蔺、叙永厅、灌县、宁远府、垫江、芦山、巫山、资州、达州等地相继开办了火柴、而粉、纺织、缫丝、造纸、印刷、玻璃、电力、机械、采矿等近代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采用从西方引进的生产技术,打破了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格局。

近代四川的交通邮电,也出现了新技术的萌芽。1898年,英国人立德乐驾驶7吨小轮船“利川号”试航川江,到达重庆,为川江轮船航行之始。1903年12月,成都设川汉铁路总公司,筹建宜昌到成都的铁路,于1906年开始勘测。1908年,聘詹天佑为川汉路总工程师。1896年,由汉口经重庆到成都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建成,到民国初已建成西通昌都,南到云南昭通、贵阳,北联西安的电报网,线路总长达5600多公里。1897年,成立重庆“大清邮政官局”,万县、叙府、成都相继设邮政局,继而在各府、州、县设邮局或邮政代办所300多个,形成四川的邮政网络。

其次,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开始引进国外优良农作物品种和耕作技术。其中棉花品种和果树品种引进较多,收效较好。1904年,清政府农工商部从美国大量输入“乔治亚”“皮打琼”“奥斯亚”和“银行存折棉”等美棉品种,分配给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奖励农民种植。这是四川首次种植美棉。清末,周善培又输美棉入川劝种。湖北商人来川推销轧花车,也带来美棉种子。1904~1910年,美国传教士输入苹果种子,在巴塘实生繁殖,获得玫瑰红、大车红、大冬青、人头苹果等40余个实生品种,在当地和昌都地区推广。这是四川栽种西洋苹果之始。

第三,近代基础自然科学也引入四川。主要集中在地学、生物学等方面。1872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来川进行矿产资源调查。以后,相继有匈、俄、法、美、荷、日等国学者入川进行矿产资源和地质调查。1913年,四川实业公司考察西昌地区矿产。1914年,丁文江到会理考察。他是第一位考察四川矿产的中国地质学家。以后几年,四川在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方面不断有重大发现,成果迭出。水文学方面,1891年,重庆海关开始进行雨量观测。次年,开始进行长江水位观测,是为四川近代水文观测的开端。四川近代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也始于这时。1869年,法国传教士、巴黎博物馆通讯员大卫(ArmandDavid)考察四川宝兴植物,于1888年由佛朗奇(Franchet)出版《大卫植物表》。此后,美、俄、英等外国学者多次对四川植物进行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成立之初就设置了植物分类学科。

三、四川现代科学技术

四川现代科学技术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发展4个阶段。

20世纪初至40年代,是四川现代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四川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刚刚建立起来的近代产业发展缓慢。这时,只有地学、生物学、农学开始了中国自己的科学观测、考察和试验,数学开始萌兴。抗战时期,四川成为全国抗战的后方基地。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四川加快发展农业、工业、能源和交通运输事业及相应的科学技术。当时,沦陷区的大批企业内迁四川,从根本上改善了四川的工业技术基础,使四川的现代工业比重和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全国的重要科研机构内迁四川,全国科技力量向四川第一次大转移,为四川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创造了基本条件。

50年代,是四川现代科学技术奠定基础的时期。人民政府接收、整顿原有科研机构,新增设一批科研机构,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稳定、发展科技队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有6个建在四川,属于694项限额以上项目四川有16项,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包括能源、交通、冶金、机械、电子、精密仪器和飞机制造在内的现代工业技术体系。这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在面向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比拟的显著成绩。

50年代末到70年代,是四川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20年,初步形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高潮中,四川蓬勃展开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建立了一大批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工农业生产战线涌现出数量众多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成果。新兴科学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也有重大进展。但在“全民办科学”的群众运动中也出现了不少违反科学的问题。1961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着手纠正“左”的错误倾向。1964年,中央确定“调整一线,建设三线”,并以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至1980年,国家先后在四川布点上百个项目,展开了电子、核技术、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国防工业和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的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央有关部门在四川充实、内迁、新建科研机构近80个,科技力量向四川第二次大转移,其内容、水平、规模都远远超过抗战时期的第一次大转移。这时期,围绕后方战略基地建设,在农业、资源开发、工业技术改造、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重要科学技术成果,如农业综合增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攀枝花工业基地、成昆铁路和襄渝铁路建设中的重大技术攻关,天然气化工技术的发展,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的突破,沼气技术的开发,地震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等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四川的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基础研究几乎完全中断。在严峻的形势下,科技人员仍然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有限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为“三线”建设服务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贯彻党的科技方针、政策,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一些科学技术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学科设置配套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1978~1980年,全省各地、市、州、县普遍恢复和建立了科委。到1985年底,全省的主要业务厅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都设置了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1983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成立科技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协调全省的科技工作。同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成立四川省科技顾问团,作为省的高层次决策咨询机构。1983~1990年,四川省已形成省、市(地、州)、县三级科技顾问机构网络。

1978年,全国和四川省科学大会以后,四川省大力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纠正冤假错案,解决科技人员用非所学问题,改善科技人员学习、工作、就业、生活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队伍建设,奖励表彰有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单位和集体。1980年,在全省范围内恢复了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1978年,中共四川省委明确提出近期四川省科学技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加强农业、工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制定了《1978~1985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到2000年,要使我省成为祖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基地”。1983年,制定了《四川省15年(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1985年,重点编制了《四川省“七五”科技发展规划》。

1979年初,四川开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以后逐步形成了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农业技术联产责任制和厂矿企业办科研三条路子。1980年初,在重庆部分科研单位试点的基础上,四川省政府颁发《关于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采用经济办法管理科研的试行意见》,在全省普遍试行;总结1979年安徽农民在内江包种西瓜实现高产的经验,在农村推行农业技术联产责任制,到1981年已普及到160多个县、3万多个生产队、300多万亩耕地;推广1973年自贡东新电碳厂建立厂办科研所、6年实现一厂变三厂的经验,在工业部门推行厂矿企业办科研。到1984年,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414个,两年多时间内取得科技成果4710项,实现经济效益7亿多元。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四川的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发展科技与生产的横向联合、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改革农村科技体制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至1985年,四川全省有科研、开发机构611个,其中属省地市有197个,属县有209个,属高等学校有29个,属中央在川单位有62个,属企业有114个。1986年,有科技人员1325767人。1949~1985年,全省登记重大科技成果累计8858项,其中1949~1978年30年累计4075项,1979~1985年7年累计4783项。1978~1985年全省奖励科技成果2381项,其中1949~1978年的成果528项,1979~1985年的成果1853项。1981~1985年,四川省获国家级奖励243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26项,其中一等2项,二等13项,三等61项,四等5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7项,其中特等3项,一等13项,二等27项,三等74项。

四川现代科学技术按学科专业的进展情况如下。

(一)基础科学

四川是中国发展现代数学较早的地区之一。20世纪20~30年代,一批留学国外的川籍数学工作者将现代数学引进中国和四川。40年代及以后,在变分法、泛函分析、代数、数论、积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方面都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研究成果,其中数论发展最成熟、影响最大。现在在数论、组合论、拓扑学、群论4个方向,形成了受到国内外重视的研究中心。

近20年,四川力学发展迅速,生物力学和断裂力学方面均有创新。材料本构理论及计算、流体力学方面成绩显著。实验空气动力学方面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气动力学实验研究基地,形成了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解决了许多有关空气动力学的重大问题。

四川省物理学发展得比较晚。成绩突出的有电子学理论,50年代开始研究,70年代建立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在电子学的某些领域四川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0年代后,四川光学研究活跃。信息光学、薄膜光学、应用光学都有国内创新的成果。空间技术光学测量、光电探测器件研制、辐射标准计量测试、光学在常规武器中的应用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全省拥有一支分布在研究、教育、生产单位,有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80年代,四川逐步开展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建成全国唯一的重点学科点。四川是中国重要的核科学基地,集聚了国家级水平的研究力量,在原子核理论、实验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可控核聚变研究方面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基础研究工作。

四川化学学科建立较早。抗战时期已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工作的发展,四川的化学学科领域已由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扩展到高分子化学、放射化学、环境化学等。1949年以后,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有络合物化学研究、甾体合成及物理有机化学研究、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材料研究、量子化学及分子光谱研究、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性能的研究等。

地学方面,20世纪初,四川已有测量学的活动。20~30年代,一批中国学者在四川、西康进行了地质、地理和地震调查。30~40年代,成立了一批测绘、水文、气象、地质研究机构,进行了一些区域性、线路性的测绘、水文、气象、地质、地震和地理调查。50~60年代,根据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有计划的、比较全面的测绘、水文和气象观测、地质和地理调查研究。迄今,四川地学建立了包括测绘学、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震学和地理学在内的、学科学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相应的、庞大的科技队伍,开展一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研究并获得了成果,如高原测绘技术、山地测绘技术、土地和高原气象气候、西南低涡、山地水文和水资源、泥石流和滑坡等山地灾害、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康滇地轴地质、钒钛磁铁矿等研究。

四川生物科学奠基于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已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四川植物学在植物形态解剖学、低等和高等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其中水杉的发现和研究、藻类学研究、高等植物分类学研究以及随后发展起来的植物超微结构和植物生态学研究成就比较突出,获得了一些国际知名的成果。动物学方面,四川省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历史悠久,20年代即已开始调查研究,40年代居国内前列。70年代成为全国研究中心,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大熊猫的生物学研究是四川动物学研究中最有特色、最为突出的成就,它涉及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为国际所公认,已建成国际保护大熊猫中心和大熊猫繁殖中心。此外,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细胞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研究也有许多重要进展。

(二)农业

30年代末和40年代,四川开始了有组织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立了稻麦、甘蔗、蚕丝、农事试验、农业改进等研究机构。征集整理稻、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地方品种数千份,利用科学育种方法改良、引种或育成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若干优良品种并推广应用于生产。研究再生稻、双季稻的栽培技术和间套多熟轮作制度,绘制全省土壤图,进行土壤、化肥、病虫防治等研究。

50~70年代,初步建成农、林、牧、渔、水利、气象科学研究的完整体系。征集稻、麦、玉米、豆类、棉、油料、薯类、花生等作物地方品种5000余份并从中评选出一批地方良种。进行人工品种选育,培育出四川第一批优良品种。调查柑桔、苹果、梨等果树资源。完成长江流域四川盆地的土壤调查和全省的土壤普查鉴定。四川鱼类区系研究提出一些新观点,受到国内外重视。对全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大面积综合性考察。基础研究中,杂种优势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油菜花芽分化及油菜数量性状遗传、作物群体结构、杂交水稻新质源及育种技术等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1978年以后,建立、健全了农业研究、教学、推广、服务、管理体系。至1985年,各类各级农业科研机构有145个,农业科技人员4000余人。完成四川主要农作物、森林、水产等的品种资源入库和资源志的编写工作。新品种选育、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推广应用、水稻半旱式自然免耕技术、稻田综合利用、配方模式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地膜覆盖技术、建立生态农业、养猪成套技术、农业气象灾害等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1979~1985年,四川农业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21项,其中棉花抗枯萎病抗源品种52-128和57681、小麦良种绵阳11号选育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小麦良种凡6和凡7的选育、棉花洞A雄性不育一系两用法的利用、成都白鸡新品种及育种方法、草原毛虫病原微生物基础及应用等研究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三)矿产资源与能源

四川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比较科学的普查勘察始于1929年,当时发现了中梁山煤矿。大规模的地质矿产调查始于1936年。1940年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在以后几十年间,对它的产状分布、成矿规律、成矿预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证明它是世界级的特大型矿床,储量占全世界的82%,其中钒的储量占全世界的1/3。此外,还发现锶矿和锂矿储量分别占全国的81%和72%。至1983年,全省发现矿种135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1种,名列全国前三位的有26种。四川钻探技术在全世界最早出现,至今在护孔、堵漏、测斜、镶钻、泥浆、冲洗液、绳索取芯、钻具等方面均有重要成就。重磁力勘探、电测法、地震勘探、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电子计算机等已得到广泛应用。

19世纪末,四川矿山开采开始使用机电设备。50年代起,创造、研制的钢丝绳锯煤机采煤、钻孔水溶法开采岩盐、露天矿万吨大爆破、洞室水溶法采钙芒硝、小阶段爆破采煤、全充填采煤、无煤柱开采、水力冲孔防突、沼气治理、瓦斯监测及井下火防治等,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井盐开采是四川的一项独特技术。50年代后,发展了气举法、抽油机一深井泵法、潜卤泵法、单井对流法、单井油垫法和水力压裂法等采卤技术,使用的国内研制的潜卤泵,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天然气的地方。用机械开采油气,始于1937年。50年代后,创制、采用的新技术有: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勘探,水气田开采,超高压地层钻井和井控,7000米超深井钻控,定向斜井,射孔,固井,地震勘探和测井,含硫气田防蚀,低渗透油气层改造,天然气的净化、运输和综合利用,原油炼制和润滑材料合成。在油气田化学药剂制品和钻井机具研究等方面,也取得重要成就。

四川在清末即已引进火力发电技术。1925年建成四川第一座、国内第二座水电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电站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开发方式有引水式、河床式、坝后式、渠道跌水式以及梯级电站群。水轮机有混流式、冲击式、轴流定桨式和贯流式等多种机型。70~80年代建成的映秀湾,龚嘴,渔子溪一、二级和南桠河三级等水电站的设计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特色,有些方面在国内领先。四川中小型水电站的设计施工技术也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四川火力发电技术发展较快,在炉型、燃烧、点火、监控、防爆、防磨、防腐、洗炉、保温除尘、强化传热、余热利用、汽轮机应用、发电机冷却、发电机和变压器更新换代、励磁系统和调压技术、线损理论和计算等方面都已有成套技术。四川的沼气开发和利用,曾引起国际上的重视。70年代起,对沼气发酵菌种、工艺和条件,建池材料、型式、方法和设备以及沼气的动力、照明、农业、食品加工等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已建成四川和成都亚太区域沼气研究和培训中心。70年代,四川研究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炉灶和干燥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在攀西地区得到应用。70~80年代,四川节能技术在能源转化、传输、控制及余热利用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进展,沸腾燃烧和点火、低压燃烧装置、高速烧嘴及热管研究有国家级奖励的成果。

(四)工业

四川近代冶金始于清末,30~40年代有电冶精铜、小高炉标准炉喉、坩埚冶炼高碳钢、磁钢和锋钢等创造发明。40年代中期,开创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平炉炼钢的记录。60~80年代,是四川冶金技术大发展时期。高炉喷吹天然气,在全国首次成功。60年代数千名科技人员联合攻关,研究成功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技术,具有独创性,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成套设备于70年代投产。特殊钢新产品开发研究,获多项国家发明奖励。熔炼设备及特殊冶炼方法研究亦有重要进展。雾化提钒试验成功,属国际首创。连续铸钢技术研究成功在国际上也是较早的。铝的冶炼、加工及制品研究有许多重要发明。1978~1985年,四川冶金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39项,其中国家级奖86项。

四川机械工业始于19世纪后期。1879年试制成功第一部水轮机。抗战时期有较大规模的发展。“三线”建设时,内迁组建82个企业、5个重点研究所,形成以重庆、成都、自贡、德阳为中心的综合机械工业中心。至1985年,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97项、国家发明奖6项、国家产品金银奖23个、部省优质产品奖469个。创造了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曲线零件制造、弧齿锥齿轮成套加工、900毫米高精度圆柱蜗轮副、葛洲坝电站水轮机组制造等新技术631项。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套)单柱光学坐标磨床、高效自动滚齿机、15万千瓦和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5万千瓦氢冷汽轮发电机、4200毫米特厚板轧机、气液联动紧急关闭球阀、6000千瓦燃气轮机、500吨船用起货卷扬机组、95/135×400毫米三辊卷板机等。制造大型的、精密的发电机组、轧钢机、天然气增压压缩机、制氧机、模锻液压机、透平冷冻机、透平滚齿机、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冲裁液压机、精颏仿形铣床、汽车起重机、全液压挖掘机、注塑机,以及各类量具和刃具、成套工业自动化控制仪表等,代表了四川机械制造技术的实力、特色和优势。

电子、通信技术是四川工业技术发展最快的部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国家把四川列为全国电子工业重点建设基地,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电子工程占9项,其中4项布点在成都。首先从国防建设急需的通信导航、地面和机械雷达等整机设备起步,相应发展配套的电子元件、器件、测量仪器、专用设备和材料等基础产品专业。60年代,国家又把四川电子工业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四川在雷达、航空电台、无线电通信、载波通信、指挥仪、电子测量仪器、电子专用设备、电子元件、器材及材料等方面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到1985年,四川的电子整机产品专业有通信导航、雷达、广播电视、计算机4类。研制的电子整机产品有大容量无人值守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多功能保密通信设备、地缆、海缆和光纤通信设备;导航、警戒、火控、机载、航空、航海、气象等雷达设备;黑白和彩色电视接收机、收录机、电视发射和差转机、彩色录像机、彩色摄像机、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等;通用、专用工业控制用的各种规格型号的微型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电子基础产品已研制生产350多个系列、1000多种型号。研制的电子测量仪器有时间频率测量、电压测量、电子元器件测量、电视测量、多路通信测量等60多个大类。其中网络分析仪器、时间统一勤务系统等产品具有8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电子技术专用设备已研制生产26大类、663个品种。1985年,四川电子基础产品获国家优质产品奖6个,获奖总数居全国各省市第一。80年代,有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和空问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成绩特别突出。研制成功大规模集成电路、单电源10K动态存储器、超高速数字集成电路、线性集成电路、微光和可见光电荷耦合摄像器件、弹载星载信标机、应答机和卫星测控系统工程设备、时统设备、电子对抗设备、遥控遥测设备等,为中国的科学研究、重点工程配套、卫星和导弹的成功发射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至1985年,四川有电子技术专业研究所37个,其中中央属27个。

20世纪初,四川无机化工萌芽。40年代,开始有机化工研究,发明了以四川盛产的桐油、松香为原料制造热熔型胶木粉的技术,研制成功有机农药DDT。50年代起,四川化工工业迅速发展,化肥研究和生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1959年建成中国第一座自行设汁、施工的中型氮肥厂,70年代引进日本技术后建成中国最大的氮肥厂。80年代初开发的中和料浆浓缩法制固体磷铵新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全国推广应用。在全国首创中压联脲工业生产技术。氮肥产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名。盐卤制碱是四川的独特技术。现已建成中国井卤综合利用体系完整、规模最大、产品最多的盐化工企业。四川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有天然气化工专业研究所5个,全省有天然气化工专业科技人员3000多人。研究成功天然气制乙炔、甲醇、甲醛、氯甲烷、氢氰酸、硝基甲烷等技术。

四川的有特色的现代轻工业技术集中在酿造、丝绸和一批名优轻工制品方面。四川酿酒历史悠久,1915年泸州大曲酒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40年代对酒曲作过微生物分离研究。50年代起,对酿酒的菌种、发酵、窖泥、窖池、工艺及产品品种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引入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菌株选育、人工新窖老熟、G法酿酒、液态法生产浓香型曲酒、微机勾兑专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国内领先的重要成果。截至1984年,全国13种名酒中,四川占5种,川酒产量居全国第一。

四川是古丝绸的发源地。18世纪60年代以前,有世界最先进的提花设备和工艺技术,蜀锦驰名中外。1909年,蜀锦获南洋万国博览会国际特奖。1915年,南充丝绸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37年获纽约万国博览会东方美人奖。1982~1985年,成都蜀锦厂按康熙年间的花缕织机复制了古代蜀锦提花机,先后在加、美等5国展出,表演古代织锦技艺。1938年,开始使用少量人造丝原料。1960年,使用大量粘胶人造丝生产出口产品。70年代,开发出绦丝绸、纺毛绦华呢,开始了大批量使用合成纤维的历史。1979年,研制成四川第一台电子提花有梭织机。1980年,进行了纹制工艺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而后,引进日本、联邦德国、意大利设备,四川丝绸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达到80年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50年代后,四川轻工制品生产技术有重大进步,各行业相继发展了1万多个花色品种,开发出一批名优产品。荷花牌刻花玻璃器皿、雪杉牌高纯度绝缘木浆、狮球牌胶印纸、燕牌冷磨柠檬油4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薄竹拼花贴面家具获国家优秀新产品金奖;成都蜀绣、隆昌色釉彩陶器皿、阆中120道手工打结丝织毯获国家工艺品银杯奖。自1954年起,四川陆续成立了造纸、皮革、玻璃、家具、硅酸盐、日用化工、家用电器、工艺美术、轻工情报等研究机构,其中皮革、硅酸盐在全国的科技实力较强、水平较高。取得的重要成果有:计算搪瓷釉性质的氧化物系数和计算公式、低温搪瓷、金属辐射管搪瓷烧成炉、良种猪皮制造高档轻革等获国家级奖;介质冷膜反光镜、低温单元组合电池、甘蔗废糖蜜发酵法制甘油、黄牛而革酶脱毛新工艺等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合成脂肪酸分离新技术、水性印刷纸、微型雪茄烟纸、气压铸锅机等几十项获部省级奖。

(五)城镇建设

四川城镇建立较早。四川古典城镇规划与建设均遵照《周礼·考工记》《管子·小匡》《管子·大匡》《管子·乘马》等著作中记载的城镇选址、布局和规范原则。重庆开埠后,引入欧美城市规划理论,1946年制定《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1953年起,在苏联城市规划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成都、德阳、绵阳、中坝、金堂等重点工程项目城镇的规划和建设。60年代起,结合四川特点研究了攀枝花市片区单元规划布局、四川区域规划、县域规划编制方法、四川城镇网络体系、四川小城镇(集镇)规划编制、山区城市布局结构等。

1891年重庆开埠前,四川的建筑多为木构穿逗结构,30年代始出现钢筋混凝土建筑。1932年,建成四川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厂房——重庆大溪沟火电厂。1934年,建成四川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全框架结构建筑——重庆美丰银行。1936年,建成钢筋混凝土与条石混合结构建筑——四川饭店。至1985年底,四川设计、建造的有特色的重要建筑物有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体育馆、德阳重型机器厂电镀车间和一车间、长寿维尼纶厂、成都火车站、四川体育馆,以及高耸、高层建筑成都钢筋混凝土离心管结构电视塔、重庆钢结构电视塔、重庆电厂钢筋混凝土烟囱和四川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4层教学楼、成都中医学院17层医技楼等。50~80年代,还进行了建筑声学、热工、洁净和屏蔽技术的研究。

四川建筑施工从30年代开始使用机械。50年代,创双手挤浆法、活动板挤浆法、巡回砌砖法,进行了预应力混凝土及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工艺的研究。60年代,研究成功钻孔灌注桩、打拔灌注桩、振动冲击成孔灌注桩和预应力圆柱形薄壳屋盖顶升法施工等。70年代,创中国建筑施工大件整体吊装新记录、工具式柱集层升板住宅施工工艺。80年代,首创升梁提模施工新工艺,研制成的片式自升式起重机接近国际水平,已生产出口。

四川建筑材料使用引进水泥始于1906年。1937年建水泥厂,自行生产水泥。以后,出现轮窑烧砖和水泥混凝土制品。60年代起,开发出页岩砖、煤矸石砖、灰砂砖、矿渣水泥、煤矸石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油井水泥、沸腾炉渣水泥、白水泥和特细砂混凝土等多种新产品,其中煤矸石砖、小型灰砂砖、抗硫酸盐水泥、油井水泥等的工艺及设备研究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特细砂混凝土研究有突破性意义,获得国内外的高度评价。

四川近代工程测量始于清末。1912年,统一全省测图高程系统。1937年,航空摄影测量初次用于四川铁路工程线路测量。1956年,统一全省测图体系。1949年以来,结合工程测量、施工放线、施工控制、设备安装及工程变形、位移等开展了测量方法的研究及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更新。重要的工程测量成果有飞机发动机试车台精密安装测量、激光铅垂仪施工控制测量、武则天石像摄影测量、重庆嘉陵江桥施工测量、川江航道测量,以及重庆长江岩体滑动观测、自贡东方锅炉厂地表位移监测、标石阵法测断层蠕动、长江云阳大滑坡变形观测、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等。

(六)高技术

四川从1953年开始应用遥感技术。50年代后期进行原子核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60年代建设航天研究机构、生产基地,开始激光技术研究。70年代以后生物技术兴起。80年代原子核、光电、航天技术在全国领先,一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计算机、生物技术、激光、遥感等领域迅速发展。至1985年,已形成门类较全、学科配套、同生产结合紧密的国家的重要战略基地科技体系。

四川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始于1958年。“三线”建设时期有重大发展,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研究机构。迄今有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百十个,科技人员近万人,已建成中国战略后方的原子能基地。基础技术方面,重点开展低能物理、核数据、宇宙射线、锕系元素化学、核资源地质科学和普查勘探、核燃料生产、反应堆技术、加速器技术、受控核聚变技术、同位素生产、辐射仪器研制、电离辐射计量、安全防护与环境监测等研究。应用技术方面,主要开展辐射育种、农业同位素示踪、体内功能显像、体外放射分析与放射治疗、辐射加工等研究。建成研究堆、生产堆和国内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等反应堆、各类加速器(数量占全国的40%)、核辐射场、60Co源生产线、强γ辐照站。研制成功中国最大的受控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1号和磁镜装置、大型核电子医疗仪器ZX-101γ照相机、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仪、SC-50型金属工艺离子注入机、高分辨多功能原子碰撞装置、吸收剂量自动测量装置4πβ(ppc)-γ符合装置——测量电子俘获核索活度基准。完成45万千瓦核热电站和60万、90万千瓦核电站方案设计。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代表的四川核科技工作者为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川是中国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较早的省份之一。1958年,研制成功电子管模拟电子计算机。1966年,在全国首先研制成功全晶体管数字电子计算机。1974年,研制成功集成电路计算机,标志着四川计算机研制进入第三代。同时,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操作系统、ALGOL和FORTRAN等高级程序语言以及汇编语言,承担全国会战项目DJS-200系列机软件操作系统、微程序设计和汇编语言设计与编制。进入80年代,硬件研制迈进第四代,先后完成8位微型机系统紫金Ⅱ,UNIX.V.7操作系统分析和移植,MC6800016位通用微机系统。1979~1981年,以生产过程的程序控制为主,重点抓推广应用。1981年后,重点抓小型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单板机的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四川在微机系统、UNIX学、计算机可靠性理论、新一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及新一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方面在国内有相当地位。现正以第四代机为基础,开拓新一代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至1985年底,全省共有大中小型计算机250多台、微型计算机1.2万多台(套),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科技人员8000余人。

四川的生物技术源远流长。1938年以前,沿袭传统食品酿造技术。1938年后,对食品酿造进行微生物学研究。40年代初,利用蔗糖发酵制取代汽油酒精。60年代初。开展食品酿造特别是传统名酒的微生物区系研究,后来进入现代发酵工业系统时期。70年代后,现代新生物技术迅速发展,迄今建立了生物技术、植物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农业生物工程、环境生物工程、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研究开发中心。四川发酵工程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科技系统。80年代,酶工程和细胞工程向高层次研究发展,有的取得较大突破,在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水平。基因工程已开始进行DNA和RNA提取方法及基因重组技术的研究。

1960年,世界第一台激光器诞生,翌年四川制定10年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在光子能研究和利用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开始研究红宝石激光器。70年代起相继建立39个激光技术研究机构。四川激光技术发展集中在激光材料和元器件、中小功率激光器、大功率和大能量激光器及基础理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领域有:基础方面,固体激光材料微观结构理论、激光分离同位素、非圆光波导、气体放电微观理论、填充均匀介质波导理论,器件方面,激光全息干涉检测装置,各类激光器,带光纤接头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彩电光纤传输系统,数控激光切割机,激光精密定位工件台,激光焊机,镓铝砷半导体激光器,激光测距机,大能量、高功率钕玻璃激光器等;应用方面,激光加工、激光测试、激光治疗、激光麻醉和镇痛、激光育种、激光治疗牲畜疾病等。许多项目获国家高等级奖励。

四川遥感技术源于50年代,最早用于林业,而后扩展到石油、铁路、水电、地矿等部门。70年代初,引进国外卫星资料,四川遥感由航空遥感转向航天遥感。四川遥感基础研究(地物波谱测量、遥感仪器研制和航空遥感试验等)居全国前列,微光摄像系统、半导体电荷耦合摄像系统、光谱测试、白光图像彩色化方法、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自动分类及其在金相分析和肿瘤普查上的应用等,取得了许多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四川已建立起遥感资源调查体系,形成完整的遥感地质方法和工作程序,生态环境研究向动态监测、预测预报方向发展。遥感技术在四川经济建设重大项目三峡库区岸坡稳定性研究,长江、大渡河、金沙江和雅砻江水能资源开发,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农业区划与农业生态研究,水土保持,山地灾害预测预报,攀西地区经济开发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四川的光电技术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70年代后有长足的进步。光学材料与光电器件、应用光学、光电检测、图像处理、超精细技术、光学工程等在全国领先,自适应光学、导弹靶场跟踪光电测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川研制、生产的光学材料有光学玻璃与特种玻璃、功能材料、人造晶体等;光电器件有光发射器件与探测器件、电荷耦合器件及其信号处理器件等。在军用光学与光电仪器、光学与光电计量技术与仪器、测试技术、高速摄影技术与仪器、超精细刻划技术与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艺与检测设备、红外技术及应用等方面有许多具有国内先进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60年代以来研究成功的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与测量技术,代表中国靶场光测技术与设备进入第四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四川的航天科技事业始于1959年初,有4家厂、所首先承担航天器产品的科研试制任务。“三线”建设时期进行航天工业基地建设。1979年,四川建成具有运载火箭生产,地球同步卫星发射、测试及卫星回收技术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1976~1984年,在四川成功地收回4颗返回式卫星,卫星回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0年,从中国本土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准确落到预定海域,标志着中国大型液体火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3年建成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拥有最先进、最齐全的技术设备,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研制的试验通信卫星、实用广播通信卫星及其运载工具。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到预定轨道,标志中国掌握了先进的低温火箭技术,进入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发射同步定点卫星国家的先进行列。

(七)交通运输

1949年前,四川仅建成矿区铁路几十公里。1950年起,四川开始大规模兴修铁路,相继建成成渝路(1952年)、宝成路(1956年)、川黔路(1965年)、成昆路(1970年)、襄渝路(1973年)。成昆铁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穿过高地震烈度、深大断裂、大泥石流地区,被视为筑路“禁区”。1965年初,四川集中全国1200多名科技人员联合攻关,在选线设计,线路、桥隧施工等方面获得50多项国内先进成果,不少项目达到当时国际水平,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四川在铁路线路施工条件恶劣,建成后病害较多的情况下,在线路、桥隧维护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技术。70年代后,四川铁路牵引现代化水平跃居全国首位。牵引供电系统计算机仿真软件、中国第一台大型牵引电机可控反馈试验台、多微机运动系统、27.5千伏电气化铁路成套高压开关柜、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列车动力学研究、成昆路现代通信信号设备等研究获重要成果。1985年前,四川铁路科学研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共200项,其中国家级奖30项。

四川公路始建于1913年成都到灌县的成灌马路。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公路建设发展较快。50年代后,开始大规模公路交通建设,形成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县区乡均可通车的公路网。四川地形复杂,公路选线、勘测,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等均有特色,特别是公路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创造了一系列居全国领先的先进技术。四川公路桥梁结构形式在全国较为突出,有全国最大跨径的石拱桥、双曲拱桥、无支架索吊装箱型拱桥、钢箱型拱桥、钢桁架拱桥、预应力T型钢构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有独特风格、特征的卵石拱桥,石肋拱桥,石砌单波双曲拱桥,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拱桥,各类吊桥等。四川首创的施工技术有钢丝网薄壁浮运沉井、双层钢围施工、无支架缆索吊装、拱桥转体施工、悬臂施工等。

1908年,川江轮船公司成立,水运技术逐渐向现代化发展。60年代,四川对乌江、金沙江的大规模的航道勘测,使用了光学经纬仪、专用测量船和回声测深仪。80年代初,在川江鸡扒子工程中使用自动化扫床测深船、高精度扫描测深仪,测深技术达全国先进水平。四川江河多险滩急流,四川创造的理论分析、船模与实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和深水急流区水下爆破、紊乱急流中水下开挖进行航道整治,获得极大成功。四川船闸型式多样,在全国亦居领先水平。在全国首创的船闸有锁式船闸、溢洪船闸和双级船闸。

四川民用航空始于1931年,中国航空公司从上海开航到重庆。之后,经历了活塞式螺旋桨飞机时期(1931~1970年)、涡轮螺旋桨飞机时期(1971~1983年)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时期(1983年开始)。1965年开辟成都-拉萨航线,穿越“世界屋脊”,克服地形、气象条件的种种障碍,收集分析每一架次航班飞行天气报告,创造至今安全飞行20多年的光辉记录。随着飞机机型的发展,机场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保障、飞机维修、商务运输、油料储注、地面设备等技术亦相应发展。

(八)医药卫生

古代四川中医学人才辈出,成果优异,有许多名医和医籍论著。汉至清末,见诸文献记载的知名医家达1000余人,医药著述350余种,其中包括著名藏医和藏医著述。40年代,创办中医学院校4所、中医学杂志13种、中医学研究会,篆刻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学著作近40种。一批著名中医家在温热、伤寒、虚劳杂病、内科杂症、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针灸、痔漏等临床研究中卓有建树。中药学中,对抗疟、抗痢特效中药的研究,形成重要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中医学、中药学科研、教学体系。至1985年底,四川共有中医药研究机构38个、学术刊物9种,获部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20余项。

中医学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乙型脑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与肺性脑病、冠心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小儿厌食症、中医急症、急腹症、高热、精神病、骨伤和肛肠疾病、针灸和针麻等的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其中中医急症治疗研究取得突出成就,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血宁冲剂、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结肠灌注1号均为全国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开展了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经络学说、子午流注学论、中医时间生物医学、针刺麻醉原理、活血化瘀理论、中医病理学、中药麻醉,以及脉诊、舌诊及其图像仪器、中医症候动物模型复制等研究,获得多方面的成果。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名老中医辨证施治经验的诊疗系统,相继研制成功投入临床应用。编著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中医学术专著。开展了藏医、彝医等民族医学的研究和发掘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四川中医学术成就正在向国外传播。

中药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中草药资源调查,基本摸清四川中草药种类和分布规律。经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鉴定的药材正品、类似品或混淆品已有130多种。60年代开始,研究成功天麻、川贝、乌药、红花等的培育;大面积提高黄连、附子等的产量和质量;激光突变育种;中药组织培养;野獐家养,活獐取香,激素诱导泌香;鹿种杂交,鹿茸增产;药材仓储养护技术等,逐步形成中药栽培学学科。中药化学研究,40年代的黄常山碱研究,曾引起国际关注;50年代的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居国内先进行列;对川产黄连、贝母等几十种中药进行了系列的化学研究。中药药理学研究始于40年代,主要研究抗寄生虫药;60~70年代,扩展到抗感染药、止血药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70年代后,普遍重视降脂药、抗肿瘤药、抗生育药和抗衰老药的研究,并由药效学研究深入到分子药理学研究。中药制剂研究,吸收现代药学理论和技术,研制出片剂、注射剂、灌注剂、气雾剂、滴丸和冲剂等多种新制剂和新剂型。80年代,整理出版藏药名著《晶珠草本》(1720年)校印本和一批藏药、彝药名录、著述。

1840年后,西方医学逐渐传入四川。19世纪90年代,加、美、英、法等国教会在四川兴办医院。1904年,四川总督锡良创立四川军医学堂,是为四川西医教育之始。1914年、1917年,西方教会在华西协合大学内设医科和牙科。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医学发展进入高潮。基础医学研究内容广泛,成绩卓著,如国人体质观测、抗凝血机制研究、神经系统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研究、食物营养分析调查、吗啡和常山等药物研究以及临床病理病因研究等。临床医学有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发现,如痹病、胆道蛔虫病、黑热病及其传播媒介和蚕豆病的发现;开展了许多开拓性、创造性的手术,如乳腺癌外科根治、直肠癌根治、喉癌全喉切除、角膜移植、肺叶切除、胸廓改形、子宫切除及巨大卵巢肿瘤摘除、动脉导管结扎、口腔颌面及整形外科手术等。50年代后,基础医学建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以及新兴的医学免疫学和医学遗传学等。预防医学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出现一批新兴学科,如地理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污染监测、评价和预测、微生物检验、放射卫生学,社会医学和卫生管理学等;建立了各级预防机构网络;疾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天花、霍乱和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疟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麻疹、白喉、破伤风、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临床医学中,四川的口腔医学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龋齿病和牙周病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已成为全国的口腔医学研究和教育中心;外科学发展迅速,成功地开展了心、肺、食管外科、肾上腺外科、成形外科、烧伤外科、断指断肢再植和颅脑损伤等临床研究。四川省内研制的医用新材料、新制品如塑料输液输血袋、微囊缓释避孕药、人工皮、人工硬脑膜、人工晶体、人工骨等均用于临床。80年代,建立、发展了分子生物学、现代免疫学、医学遗传学、优生学、放射免疫学、酶学、临床流行病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并发展了相应的检测技术,把现代基础医学与临床结合起来进行前瞻性研究,把对疾病的认识引向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

50年代以来,四川医药卫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有:对主要传染病、结核病、寄生虫病、地方病、脑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癫痫、精神病、白血病、眼病、职业中毒、儿少卫生、新生儿出生缺陷、自然疫地等进行较系统、深入的普查和调查;钩端螺旋体病防治,从50年代后期起,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钩端螺旋体及钩体病进行了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系统研究,摸清了该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机制,探索出一套预防治疗的有效方法;关于烧伤治疗,近10多年来,对烧伤的病理形态、免疫、感染、创面修复、整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烧伤血细胞学研究、呼吸道烧伤治疗技术和烧伤治愈率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并建立了全军烧伤防治研究中心;关于肿瘤研究,淋巴瘤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肿瘤实验性研究的人工诱发、异种移植、肿瘤标记物和染色体诊断已进入国内先进水平,查清了16种恶性肿瘤在四川的分布,对胃癌、肝癌、子宫颈癌、喉癌、食道癌、鼻咽癌的诊治进行了研究;四川是中国近代牙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发源地,迄今对口腔组织病理、龋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预防保健、口腔材料和口腔影像进行过系统研究,取得了许多全国首报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四川有全国重要的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药物和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基地,开发了抗寄生虫病、抗血吸虫病、抗钩虫病、抗肿瘤和抗孕等多种新药及其加工工艺,研制的炔雌醇(薯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先试制成功的脊髓灰白质炎疫苗,使全国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年来开展了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在国内首建新药设计新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是四川80年代初建立的,在全国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生物材料、人工器官、医学仪器、生物信息和仿生工程等研究在全国有明显优势,有的处于领先地位。仿真人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正向系列化、标准化、积木化方向发展。

(九)环境与生态

四川环境保护研究萌芽于60年代,创建于70年代。开展了以水体为主的大江河、湖泊、水库等的污染调查,对大气、噪声、酸雨、三废有毒物质等的监测,对物理、化学、生物净化的单项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建立了环境污染物理分析方法。基本查清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与某些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80年代,由单纯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研究转向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研究,攀枝花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沱江水环境容量研究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至1985年,四川共建15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在卧龙建立的世界第一座大熊猫保护区和研究中心。

四川是多地震省区,50年代起陆续建成全省现代化地震监测研究系统。地震预报从报余震到预报中强地震到预报7级以上强震。应用定性综合预报方法成功地预报了松潘、平武7.2级地震,盐源、宁蒗6.7级地震,黑水5.4级地震和甘孜6级地震,得到国家和省的重要奖励。完成了三峡大坝工程、攀西钢铁基地、成昆路北段、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雅砻江下游河段、西昌卫星基地、二滩水电站等重要项目的地震烈度研究鉴定。至1985年,完成地震地质调查和大地震宏观考察50多项、大中型地震基本烈度鉴定358项、各类科研成果23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7项。

四川的山地自然灾害研究独具特色。对泥石流、滑坡的成因、类型、发育、分布、活动规律、实验测试、预测预报、防治管理的系统研究,为山区开发、国土整治、防灾减灾作出了巨大贡献。进行的重要的研究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基础研究,东川泥石流调查,横断山区泥石流考察,成昆铁路泥石流、滑坡研究,凉山黑沙河、雅安陆王沟干溪沟、金川八步里沟、黑水芦花沟等地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二滩水电站、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研究,西南、西北崩塌滑坡灾害山区斜坡稳定性研究等,取得一批国内先进或国际水平的重要成果。建成中国第一座泥石流动力学模拟实验室、金龙山滑坡观测站和中国唯一的半自动化的国家级东川泥石流野外观测站。

四川从30年代末开始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研究。经过多次、多种方法和手段的调查研究,现已基本查清四川水土流失的数量、程度、类型、区域分布及潜在危险性。开展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试验研究,成效显著。研究成功的大窝种植法、水田半旱式耕作法、聚土免耕法等保持水土的农业耕作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迄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的梯田工程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

四川有组织地进行国土研究始于20年代末。1982年前,重点进行自然资源考察和区划、区域规划研究。1983年起,开展国土整治研究。50年代以来进行的大型重要研究活动有贡嘎山、雪宝顶和横断山脉的科学考察,四川地区、川西滇北地区和金沙江下游地区(四川部分)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考察,西南四省区五市国土资源考察和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省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经济区划等24项区划研究,四川省国土资源地图集编制,四川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攀西经济区国土规划试点,四川省、川南经济区、成都市和重庆市国土规划研究等。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