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建筑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24 15:05:00 浏览次数: 【字体:

5174a60a7c9643c38694e9789f453f57.jpg

《四川省志·建筑志》概述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寓居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的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他居住的草房被秋风暴雨摧毁时,想到了与他相同处境的读书人,愤笔疾书不朽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号: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旧中国的四川,多数农户和城镇居民,所居住的房子,和杜甫客居成都时的住房相类似,或是土墙草顶,或是竹笆薄瓦,一遇狂风暴雨,屋漏床湿,几无干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昔日的土墙草顶,已多数为宽敞明亮的砖墙瓦顶所代替;城市郊区,装饰华美的砖混结构小二楼、小三楼星罗棋布;偏远山村,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民新村如串串明珠。今日的成都浣花溪,再不见当年杜甫蜗居的草屋,纵有狂风暴雨,也再不见草絮乱飞、屋漏床湿的惨状,真可谓“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生前的愿望,不仅在读书人中,而且在千千万万工人、农民中,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四川的建筑业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至今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行业,在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占有日益突出的地位。

建筑环境

四川具有优良的建筑环境。它位于中国西南,地处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10°12′,面积近5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盆底大致可以广元、雅安、叙永、奉节四地连线和周围的山地为界,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米~700米,地势平坦,农产丰盛,沉积了深厚的侏罗纪、白垩纪紫红色砂页岩,是建筑和种植的好地方。盆地又可以华蓥山、龙泉山为界,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岭谷三部分。平原中以岷江、沱江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为最大,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四川北有秦岭、巴山,西有龙门山、大凉山,川西南紧连横断山脉北翼,川西北为海拔3500米~4000多米的高原,四面皆山,一条长江从西向东穿过狭岭险谷,直泻而下。长江是四川境内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总干,在四川径流1044公里,沿途接纳了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等一级支流;全川河网密布,蕴藏着极大的水利资源,是发展建筑业的有利条件。山石、河沙、粘土和毛竹,为四川建房造屋提供了到处可以取用的建筑材料。四川西高东低,自东南向西北,呈现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三个气候带。全省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东部盆地无霜期多达280~330天,川西南地区则四季如春,川西北山地和高原干燥多风,日照充足。整个四川的气候,适宜建筑作业。为适应地势和气候,四川的古近代建筑长期以来形成了结构简约、依山就势、遇坡筑台、防潮抬基、防雨伸檐等地方特色。

四川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四川古称梁州(禹贡),至今留下了众多的古建筑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分巴、蜀二国,秦设巴、蜀二郡,当时所建城垣,水利工程至今仍存;汉武帝置蜀、巴、南、广汉、犍为、沈黎、越、汶山八部,除南部的巫县外,统属益州,是当时全国富庶地区之一,其市井街楼,鳞次栉比,商贾云集,有“扬一益二”之说;东汉中期,成都为全国大都会之一;三国时期四川为蜀汉,与魏、吴三足鼎立;唐设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和山南西道,有“剑南三川”之称;唐宋时期,四川农业高度发展,曾建有存粮200多万担的官仓,蜀锦作坊规模甲冠全国,铜版印刷及套色彩印仅次于杭州;北宋皇祐年间(1049年前后),四川运用畜力牵引活塞式机械打出当时最深小口径“卓筒井”;摩崖石刻造像遍及川中各地;明清时期,四川受战乱影响,经济停滞,建筑业也受到影响,清代中叶曾一度恢复;清末民初,四川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商业逐渐出现,重庆被辟为商埠,万县设立海关,英国轮船溯江而上,直抵重庆;成渝、川陕、川鄂、川黔、川湘、川康等公路干线相继建成通车或部分通车;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国民政府及沿海工厂、学校、居民纷纷迁川,刺激了四川建筑业的畸形发展,但抗战胜利后,政府及企业、学校等先后复员离川,建筑业遂一蹶不振。直至1949年末,四川全境解放,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建筑业逐步进入发展的新时期。

建筑成就

四川解放之初,当时近10万建筑职工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各级人民政府成立后,首先以赈济的方式组织建筑职工进行恢复性建设;接着对私营营造厂和建筑师事务所,以及旧政府建筑部门的留用人员,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进行改组、改造,并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部队为基础,组建了西南大区直属建筑企业,迎接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调整时期,以及第三至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到1990年底,全省经注册登记的国有、集体、个体建筑施工企业共计4865家,从业人员近180万人;全省经注册登记的全民、集体勘察设计单位共计1006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1990年,四川勘察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的从业人数约占全国建筑业职工总数的1/10,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冠。

40多年来,四川建筑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为四川的经济建设,为振兴建筑业,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劳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40多年来四川的每一项建筑成果,都凝聚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劳动汗水。

据1950~1990年的统计,国家累计在四川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526.96亿元。其中1979~199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12年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041.81亿元,是1950~1978年改革开放前29年投资总额485.15亿元的2.14倍。在四川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526.96亿元中,属于国家预算内的投资总额为632.65亿元,更新改造投资总额为387.64亿元,商品房屋建设投资额为6.70亿元,地方自筹基本建设投资额为499.97亿元。在1526.96亿元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用于生产性建设的投资额为1146.61亿元,用于非生产建设的投资额为380.35亿元(其中住宅建设投资额为183.87亿元)。在住宅建设投资中,1978~1990年的住宅建设投资为147.20亿元,占1950~1990年住宅建设投资总额的80%。

据1953~1990年的统计,38年间四川建筑业职工共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394个;巨额的基本建设投资,大量工业企业的建成投产,使四川省的工业结构与工业布局彻底改观,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大幅增加。

1950~1988年,四川建筑业职工共计新建各类房屋面积2751.96万平方米,其中厂房486.54万平方米,仓库202.96万平方米,办公用房163.72万平方米,住宅1127.33万平方米。1985年第一次全省城镇房屋普查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35年间全省新建城镇及农村住房2.87亿平方米,为1949年前全省原有住房面积的8倍。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7.2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以上。居住面积增加,住房品质也有较大提高。农村基本上告别了土墙草顶或是窝棚,城镇住宅套房明显增多,这种套房独门独户,有独立的厨卫间,并逐步呈现“大客厅、小卧室”的平面布局,正在向小康型住宅转化。

经过四川建筑业职工和全省各族人民40年的艰辛劳动,四川基本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大大促进了四川国民经济的发展。到1990年,四川已奠定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技术比较先进的工业基础,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四川省工业极端落后的状况。比重仅次于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交通运输邮电建设,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内河航运和民用航空综合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能够沟通四川与全国、全世界联系,缩短盆地与国内外各地距离的先进邮电通讯手段,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如今蜀道不再难。用于居住、教学、科研、体育、文化娱乐以及办公集会、餐饮旅游、城市公用设施等非生产性建设的大量房屋建筑物和构筑物,丰富和改善了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四川建筑业经历了健康发展——膨胀——调整压缩——继又经受再发展——再膨胀,再调整——稳步发展等几个大起落的发展过程。其间,经各个时期的变化,调整,在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稳步发展。

正是在这样曲折反复的情况下,四川建筑业在近57万平方公里的巴山蜀水间,以勤劳聪慧的劳动者不断发展的技术手段和数以万计的建筑工地,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发展,证明了建筑业是一个独立的、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物质生产部门。据《四川统计年鉴》1991年版的资料记载,1949~1990年四川建筑业累计完成产值1657.46亿元,占同期全省社会总产值18830.02亿元的8.8%,次于工业和农业同期累计的产值,而高于商业、运输业同期累计的产值,在全省五大行业中居第三位。由于建筑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逐年增多,已逐渐成为四川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筑特色

四川省建筑业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四川就有先民“资阳人”在沿江地区繁衍生息,从事生产劳动和建筑劳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00余处。据

1986年文物普查,四川全省有古建筑遗址1032处,古墓葬12274处,古建筑6545处,石窟寺和石刻2905处,近代重要纪念性建筑遣址1286处,所有这些构成了四川省建筑文化的宝贵财富。

四川地形复杂,兼具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区域性气候差异较大,建筑材料资源十分丰富;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互相渗透而又各不相同,加之明初和清初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入川,中原和华南文化与巴蜀文化互相补充终至融汇一体。所有这些,都对四川的建筑业产生了自然条件、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艺。

据专家考证,四川古建筑中有几项全国之最:一是汉画像石、画像砖四川发现最多,仅摩崖石刻造像就有近3000处,画像石、画像砖是研究了解汉代建筑的最重要物证资料之一;二是汉阙四川现存数全国第一,全国经发现的汉阙共27座,四川占20座;三是大量发现的岩墓是四川的特产,现存古墓葬1.2万多处,其中石棺近200座,僰人悬棺100多个。

经过几千年来的建筑实践,四川的建筑特别是古建筑,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色。

一、朴实自然,淡雅秀丽

四川现存古建筑中,宋代仅存建于宋淳熙八年(1181年)的江油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一处,木构建筑,形似八角塔,高10.86米,径7.5米,有大木轴贯通上下,藏可旋转自如;元代木构建筑仅存几处,明代木构建筑仅存30余处,余6千余处均为清代建筑。在现存的木构建筑中,以寺庙宫观为最多,一般采用小式作法,檐下少施斗拱,多采用撑弓支承挑檐部分的水平挑梁,梁端竖立短柱,柱上置檩条,柱下作金瓜形雕刻,俗称“瓜柱”;两瓜柱之间常以木刻花饰或漏空楣子与花牙子连接,使檐口部分成为重点装饰部位,与轻盈的屋面翼角协调呼应;四川古代木构建筑极少使用琉璃瓦,常以灰筒瓦覆面;台基、墙身、屋盖为四川古建筑的基本构图手法,外形朴实自然大方,然颇注重细部装饰:柱础常作成鼓形、兽形或莲花形等,石刻精美;木门窗花纹不下百余种,瓜柱下的吊瓜形式丰富,柱梁或枋交接处的花牙子装饰造型比较自由;木作雕刻技艺精湛;有斗拱的古建筑不多,但斗拱形式十分丰富,除按常规与额枋正交者外,还有多种角度的变化,昂头类型多样,做工细腻。

四川的宗祠、会馆较多,先秦时期就开始建立坛庙。西周遗存的成都羊子山土台,为用于祭祀和盟会的禅坛,其形体之大,修筑之规范,世所罕见。蜀汉之后,建祠之风尤盛,名贤祠成为四川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祠墓结合,祠园结合。其平面布局主次分明,突出了封建等级观念,具有祭祀和教育双重功能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四川的会馆建筑多采用座北向南沿中轴线依次布置戏楼(亦称“乐楼”)、大厅、正厅及两侧厢房对称的方式,会馆与园林浑然一体,成为市井主要的娱乐、集会和商贸场所。

四川是全国现存古塔最多的省份之一,元、明、清所建之塔,比比皆是。建塔材料用砖、石、木、铁等,平面多为方形、八角形,有7层、11层、13层及17层等多种形体。邛崃回澜塔高75米,是仅次于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楼的全国第二高砖塔;峨眉山报国寺内建于元代的铜铁喇嘛塔,塔肚上翻铸有500余尊铁佛像;南充、宜宾、彭县等地建于宋代的13层密檐壁内折上楼阁式砖塔,每层檐均施砖斗拱,显示了建塔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四川古代墓葬形制甚多,有起于东汉延续至三国、南宋的岩墓,乐山麻浩岩墓、彭山江口岩墓等为其代表;有起于战国止于西汉前期的船棺墓,为古巴蜀葬俗之一种,系以整根大楠木凿削而成;有用巨石砌成大石墓和以石料为主修筑的石室墓(又称“画像石墓”);有用长方形砖砌筑成弧形或穹窿状砖室墓(又称“画像砖墓”),其代表作当推五代十国时前蜀皇帝王建陵墓(史称“永陵”)。还有少数民族焚人葬俗所建的珙县等地“僰人悬棺”,棺多为独木凿成,置于悬岩绝壁的缝隙处。

二、因地制宜,重视环境,就地取材

四川地形复杂,气候潮湿,自古以来,在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思想支配下,先民们选址建房,常以环境为依托,融建筑于环境之中,因地制宜,创造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手法,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川西平原多以四合院为主,沿中轴线布局,庭院、天井密如蜂房,敞口厅多以花罩隔断,庭院花树成荫,形成有院必有园的格局。川西“一字”型或“L”型的民居,多以竹林、树木为界面,在房前屋后围合室外空间,俗称“院坝”,农舍几乎每户均有。

川东、川南的丘陵地区,城市、乡镇多沿江布置街道,顺势弯曲,随等高线而层层跌落,街道间以石梯相通。山城重庆通过干余年的建设,在高差100米~500米的丘陵台地上,依山傍水,立木架屋,大量出现了沿坡筑台、沿江吊脚的“干栏式”建筑;古巴子国别都阆中城,嘉陵江三面环抱,隔江面朝锦屏山,创造出“处处轩窗朝锦屏”的居住环境和景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西沱镇,街长约2.5公里,从江边到街顶高差达160米,石梯从江边沿山势曲折而上,中问有两大转折平台、80多个小休息平台,结合地形,灵活建造附岩建筑、吊脚楼和四合院等,远观宛如一道云梯;资中城西的罗泉镇沿球溪河建房成街,酷似一条游龙,房屋建筑创造出筑台、跌落、错层、吊脚、悬挑、架空、附岩等多种处理手法。宽屋檐几乎是四川场镇房屋的一个共同特点,它根据川中多雨而设置,有出檐深达2米~3米者,既可作交易市场,又可为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的场所。

四川西北、东北山区,房屋建筑虽仍以中轴线、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手法,但为适应环境多分层筑台、层层跌落,利用轴线转折、小品过渡及导向等办法将建筑物组成统一整体,形成布局自如、灵活多变的特色。都江堰市的二王庙,堪称这一处理手法的代表作,二王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494年前后),清代重建,是纪念李冰父子开拓都江堰的宗祠建筑。其地山势陡峭,高差达50余米,匠人们利用有限地域,依山就势,主轴线多次转折,终于开拓出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拥有山门、乐楼、花鼓楼、灵官楼、李冰殿和二郎殿等多重殿宇的宽阔空间建筑。

四川古近代建筑多取材于当地资源。土、木、竹、石等构成地基、梁架、墙壁、屋面和地坪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四川的穿逗结构和竹编笆泥墙,在县城、场镇和农村的民居中到处可见。

四川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少数民族地区,以石为墙,以树皮为顶的房屋极多。土石垒成的碉楼有高达10余米者,历经风雨,仍坚固如初。四川又是地震多发区,基本烈度定为7度区的面积为17.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3%,约为全国7度区总面积的1/10;7度以上的县市就有71个,占全省县市数的37%,历史上四川境内的几次大地震,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灾害。1976年前,绝大多数建筑设施没有考虑抗震加固措施。1976年,成立省、市、县3级抗震设防机构,设立20个国家井、泉点和300多个观测点,从城镇规划开始,到建筑设计、施工、科研,都将建筑设施的抗震加固列为重要内容,尤以成都(7度设防)、自贡(7度设防)、西昌(9度设防)、攀枝花(7度设防)等4个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抗震加固工作做得较好,大大减轻了震害。

三、重视建筑新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应用

从50年代开始,四川的建筑设计、施工和科研人员,就积极从事建筑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并曾经在一些领域,领先于全国的建筑业。

在地基基础方面,四川在50年代就利用泥夹卵石和砂夹卵石层为天然地基、并进而控制软弱土下卧层的附加应力和沉降量,以扩大天然地基,浅埋地基的利用;对不良地基还采取打灰沙桩、卵石桩以挤密基土,用重机碾压法、重锤强夯法、水力振冲法等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对遇水膨胀,水分蒸发而开裂的膨胀土,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摸索出保持天然含水量、基础深埋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山区的滑坡以及不均匀岩土地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在主体结构方面,50年代后期,从研制预应力单个构件开始,逐步向工业建筑预应力配套结构迈进。70年代中期修建的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厂和空气压缩机厂,生产性建筑面积共约19万平方米,大部分为新结构,基础采用现浇灌注桩,柱子采用单肢和双肢管柱,预应力鱼腹式吊车梁,预应力装配式方管屋架,预应力“F”形大型屋面板;空压厂的工具车间更是全新结构,基础采用无筋盆形结构,柱、梁、屋面均采用预应力薄板结构。80年代修建的成都珠峰宾馆,主楼15层,总高57.6米,为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四川的建筑结构改革是60年初开始的,重点是改革“肥梁、胖柱、厚墙、重盖、深基础”,到80年代,已由构件的研制发展为多种结构体系,出现了多层管框、升板、板柱、多功能框架、大板、大模板、框架轻板、框剪、框筒等结构体系。

在高耸结构和地下工程结构方面,四川也取得长足进步。建于80年代中的重庆发电厂扩建工程240米单筒烟囱,采取滑模工艺,为保证施工质量,在炎夏季节,用糖蜜作缓凝剂,加冰水搅拌混凝土以及水浴养护等措施,并推广应用陀螺激光准直仪、光电限位器、高度数码显示器等新技术,沿筒身分12个截面200多个测点进行监测,自行设计制造多信息单通道传输巡检系统,保证筒体中心垂直度大大低于规范允许偏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线建设时期,四川采取掘进式、坑道式和利用天然溶洞修建了一批洞库工程和人防工程,在有的洞库内,还建有二层厂房。60~80年代,四川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在省内和省外修建了若干电视台,如1970年建的高80米自承式管结构成都电视塔;1983年由四川设计、建造的高260米自立式钢结构大庆电视塔;1991年建成的高303米、三片矩形变截面预应力结构自承式南京电视塔等,均显示了四川建筑业较高的技术水平。

1954年2月20日,朱德总司令在建筑工程部队首届功模代表会议上讲话。他指出:建设事业是“万岁事业”,建筑业“担负建设任务是非常光荣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是离不了建筑业的。四川建筑业任重而道远,建筑业必然要与人民共存,必然会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四川省志·建筑志》目录 彩页.pdf(10.81M)

《四川省志·建筑志》.pdf(28.93M)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