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方亚光 ‖ 新时代新方志新实践

作者:方亚光 来源:新越绝书 发布时间:2019-08-08 11:40:4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不仅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而且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特征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新时代”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它具有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这是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是一个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是一个我国日益走近世界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② 新时代决定新方位,更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这是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也是新时代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连绵不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经起源、发端、发展、定型、兴盛和转型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志书编修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地方志发展迅猛,创新不断。进入新时代,地方志迎来了新机遇。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要求,新方位意味新起点、新作为,新矛盾呼唤新办法、新举措。作为方志人就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必须心领神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以此适应新时代、践行新时代。就必须紧握把牢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以此实现地方志新跨越、创造地方志新辉煌。

二、新方志

在新时代,地方志的定位是什么?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新时代地方志的历史方位。方位承载着过往,方位体现着当下。方位不仅决定起点,方位更加导向未来。地方志的过往,无需多言,历史悠久,传统优秀;地方志的当下,有目共睹,多业并举,成果卓著。但地方志的未来,指向并不清晰,目标不够明朗。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地方志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地方志是什么?回答多种多样。地方志是一本书,地方志是一项工作,地方志是一项事业,地方志是文化,如此等等。其实,将地方志视为“书”“工作”“事业”,只着眼于表征,认同地方志为文化,也只是出于研究角度,并未真正触及其实质内核。站在新时代,我们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重新审示地方志,明确其历史方位。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 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渊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⑤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独树一帜,自成一脉,不仅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以其独特方式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 新时代地方志的历史方位应该是文化,而且是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地方志的主要矛盾。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⑥ 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文化有多种形态和类质,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之一,且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

中华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其主体内容,文字语言、琴棋书画、节日习俗为不同表现形式。

从文化而言,地方志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知识”之一。 从传统文化来说,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记的方式、书的形式流传于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指经济社会,也含精神文化。从精神生活来说,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是什么?不同群体的需求兴趣及差别又在哪里?地方志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广大人民群众对地方志又有哪些“美好需求”?因此,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审示, 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地方志并未成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和精神生活的一种需求。现实社会中,不知地方志为何物者,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也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品种类型不平衡(综合性志书与特色志书、资料性志书与通俗性志书、大部头志书与便携式志书)、发展转化不平衡(编纂志书与运用志书),体裁运用不充分(传统单一)、内容记载不充分(重经济社会轻人文生活)、功用发挥不充分(存史大于致用)、宣传普及不充分(注重领导精英,忽略平民百姓)。

三、新实践

厘清历史方位,找准主要矛盾,目的在于科学谋划,便于精准施策,这是进入新时代方志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转变观念,适应新时代。新时代的地方志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有传统性、历史性,更具现实感、时代感。这就要求我们谋划发展地方志,站位要高,格局要大,时代意识要强。要站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高度,⑦ 科学规划地方志。 地方志不只是搜集整理资料、编辑出版几本书,而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是在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以启未来,是在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要立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地方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地方志是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一股。大力发展地方志,就是为“百花园”增色,就是为“软实力”助力。要着眼“百花园”全局,对照“软实力”标杆,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目标向前行,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格局,提高工作效率。要着眼于“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创新地方志。新时代,人民对生活的期待不仅要“好”,而且要“美”,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不仅品种要多,而且质地要优。 地方志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就必须在扩大服务供给、提升优质品位上下功夫,不断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雅俗共享的精品佳志,以满足民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创造创新,践行新时代。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报告》要求全党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⑧ 以应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中国和世界,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可见,创新是全党的要求、时代的主题。文化不是静止的是发展的,是变化的不是僵化的,其生命所在与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创造。 地方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历久”昭然,“弥新”漫长。 要在其厚重的历史基因里注入崭新的时代元素,就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勇于开拓奋力打造新格局。 以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创新发展地方志。

地方志要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把握时代的主题,充分体现我们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征程中的成就、变革和贡献,充分体现新时代的新理念、新气象、新作为。

贴近中心、融入大局,以创新内容题材为切入点,推动地方志功能、形式、手段的创新,以组织编纂一批顺应时代要求、区域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深厚的特色专业志,引领地方志创新发展。

以人民利益、民众文化需求为引领,创造转化地方志。 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方志创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不断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此,除内容题材需要贴近民众、反映民需外,还必须在编纂形式、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使地方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以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推向社会,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大众易参与、好分享、得实惠。

以文化传播、多维互动共享为抓手,“激活”用活地方志。 要紧扣“传播”这一文化本质,引入现代表达形式,拓宽交流利用传播路径。作为文化产品,地方志是一种图书,是一种庄重厚实的书,传播的方式途径主要是“纸阅”,单一低能,速度慢、流量小、范围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都不高。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习惯,信息传播已经成为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方式已经多样化。因此, 要扩大地方志的受众面、认可度,就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和信息社会的需要,顺应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运用现代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以满足民众多样化、现代化的读志用志需求。 要借助期刊、网站、微信、展览等各种平台或形式加强宣传,提升地方志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立足文化,发展新方志。发展新方志,既要文化自觉,更要文化自信。要自觉地将地方志纳入文化体系、置于文化之中,按照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细化地方志发展的思路举措。要坚信地方志这一文化元素、符号、载体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定能革故鼎新、大放异彩。立足文化,解决新矛盾,发展新方志,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关系和问题。

 一是经典与通俗。“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通俗”即浅显易懂,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地方志书是“资料性文献”,编纂要求“全面、客观、系统”,资料“真实准确”“具有代表性、权威性”,⑨ 既“资政辅治”,又“堪存堪鉴”,⑩ 实属经典之作。因此,地方志书往往卷帙浩繁、严肃庄重、深藏馆阁,一般民众难以企及,而且言不通俗、语不动人,难以吸引民众、服务大众。 新时代,地方志保持经典,无容置疑,讲究通俗,刻不容缓。 讲究通俗,并不是降低编纂要求、志书质量,并不是迎合低级趣 味、胡编乱造,而是要拓宽志书种类体裁,创新编纂形式,美丽语言文字。 既注重资料又讲究趣味,既着眼整体又兼顾特色,既利于馆藏又便于携带,真正使地方志“活”起来、“立”起来,让人们看得见、用得着。

二是专业与大众。 无可否认,地方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由专门机构、专业人员组织编纂。但专业不等于单一,专业性并不排斥大众化。相反,只有面向大众、深入大众,为大众认知,让大众参与,专业才能得到更高的提升、更好的发展。 新时代,要突破固有的修志模式,在保持专业人员修志的同时,应扩大修志的渠道和路径,大力动员倡导专家修志、大众修志。 一旦大众投入修志,不仅志书的内涵外延可以得到丰富拓展,而且地方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将会更加持久广泛。

三是单一与多样。 地方志不能满足民众新期待,主要症结就在于作品的单调、单一。长期以来,习惯将地方志书视为“官书”,强调“官书”“官办”“官用”,以行政建制划分志书种类,按政府管辖确定志书范围。所编志书主要是“综合”“专业”两大类。综合志书主要是省、市(地、州)、县(市、区)三级,专业志书则侧重于部门。其实,这与志书的性质、文化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地方志书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⑾ 指的是其性质及内容,并未限定志书的形式及类型。“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所有内容既可“总记”于一志,也可按“自然的历史与现状”“政治的历史与现状”“经济的历史与现状”“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单记”“分记”。既可编综合志书,也可编单一志书。同时,作为文化产品,编纂志书既可“政府行为”,也可个人之举。同一题材的作品也可通过不同形式展现。比如,作为工具书的字(辞)典,就有《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多种,而且版本、开本、装帧多样,有大开本、小开本、精装本、简装本。因此, 新时代,地方志要改变“简单划一”“千志一面”的局面,就必须坚持“百花齐放”,倡导社会、团体、民众、个人修志,包容多样,鼓励编纂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志书。

 四是纸质与影像。 以图书方式留存和呈现,这是地方志书的传统,也是“纸阅”时代的特点。但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特别是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出版持续加速发展,不仅冲击着地方志的“传统”,而且对地方志提出了新要求。因此, 地方志要适应新时代“阅读”方式的新变化,适应民众对“声”“光”“电”的新需求,拓展电子出版、多媒体等出版形式,组织编纂拍摄一些图文并茂、影像兼具的志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要构建多元载体,实行立体传播,让地方志书走进“民众”,以通俗化、直观化、形象化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地方志的传播和普及。

【注释】

 ①②③④⑦⑧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⑤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华社2017年1月25日电。

 ⑥ 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重译本),2005年1月第1版。

 ⑨⑾ 《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⑩ 李克强对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关心和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 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 。新华网,2015年12月30日。

(本文系方亚光著《方志指导文论》前言)

来源: 新越绝书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