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详细内容

简帛中的古代生活百态

作者:乔安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4日 15版) 发布时间:2019-11-04 10:04:40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乔安《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4日 15版)

简是简牍,帛是帛书,简帛学就是主要研究出土简帛的学问。这个听起来很冷门的学问,近年成了“显学”。不过,简帛学离普通读者还是很遥远。有鉴于此,胡平生先生为非专业读者编写了这套《趣味简帛学》。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中国就有很多地下材料出土,一直持续到21世纪。每次新发现的材料,都让学者们无比激动。我们现在读到的古籍,汉代以下大多是流传有序的。更早时代的古书是什么样子的?内容和流传到今天的古籍有什么不同?如果能研究清楚这些,就能解决很多文献学和史学上的疑难问题。更何况出土简帛中的很多史料,是传世文献所没有的,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新的信息。

《趣味简帛学》的第一册《从零开始学简帛》,介绍的是有关中国古代书写制度的各种基本知识。比如,古代都使用过哪些书写材料,竹木简怎样制作、怎样编连成册,怎么命名,用什么工具书写,写错了怎么办,如此等等。“刻齿计数”这一节,讲的是怎么防止篡改简文。比如,简文上原本写的是“借钱一千”,可如果别人把“千”改成“万”怎么办?古人的智慧是在简的侧面刻上代表不同数字的刻齿,要是有人想篡改刻齿,通常只会越改越大,代表的数字也就越大,这就很难有猫腻了。

入门的这一册已经很有趣,其他三册同样有趣。比如,秦汉人的识字课本、现存最早的“九九表”、秦始皇真假遗诏、长沙马王堆女尸辛追的食谱等等。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一种《日书》,是用来占卜吉凶的,其中有一篇《盗者》,告诉你如果在不同的日子被盗,小偷会有哪些不同特征。比如,要是寅日被盗,小偷是一个强壮的人,他胡须稀疏、脸上有黑斑,等等。《日书》里的《生子篇》,按照六十甲子的顺序预言了每一天出生的孩子的特点和命运。比如庚寅这天出生的孩子,如果是女子就会做商人,如果是男子就会喜好华丽的衣饰,而且地位高贵。难怪屈原在《离骚》中特地强调自己生在庚寅日。

简帛中还不乏富有人情味的书信。在云梦睡虎地的秦简里有两封书信,是名叫“黑夫”与“惊”的士卒写给家里的,大概写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两年。信里很重要的内容是跟妈妈要钱、要衣服。汉代敦煌悬泉置这个驿站也出土过私人书信,是请人先垫钱帮买鞋子,再请人去帮捎个回话,最后代人求刻个印章。可见这个发信的戍卒(名“元”),非常焦虑,因为他急需一双长一尺二寸(约相当于今天41码)、由绢帛和牛皮制的鞋。对一个士兵来说,一双合适的鞋太重要了。连今天的读者都忍不住暗暗祈祷,收信的那位叫“子方”的人,可千万别忘了帮元买鞋啊。

此书还以出土简帛为基础史料,讲述了丝路上很多真切的生活细节。比如,边地戍卒的常规工作内容,衣食住行,燃放烽火的制度、武器配备的规格,捕斩敌人的奖励也都有很具体的量化标准,甚至打架斗殴的情形。阅读这些简帛文献,我们可以想见这些边地戍卒在狭窄单调辛苦的环境里生活得有多不容易。

好的普及读物,可以是一种面向未来从业者的预先招募。也许一位少年随手翻开的某本普及读物,就成为他或她一生事业的起点;读书,也可以单单出于知识和精神上的趣味,兴致勃勃地去了解一番,打破本身对某领域的无知无闻,获得纯粹的快乐。《趣味简帛学》正是这样的普及读物。

(作者:乔安,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