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凝聚起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追记红军长征大会师

作者:新华社记者 宋振远 荀伟 梁军 任玮 文静 来源:新华社银川8月16日电 发布时间:2019-08-18 21:54:09 浏览次数: 【字体:

从江西于都出发那一刻起,就注定这是一次伟大的远征。

1936年10月,中国的西北角,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之后,完成一场彪炳人类历史的军事奇迹。

红军三大主力先后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之久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会师之际,正值抗日烽火渐起,中国共产党人立足陕甘宁根据地,担负起团结抗日、救亡图存的新使命。

胜利会师:长缨在手缚苍龙

时间回溯到1936年5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在陕北做出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战略决策。

10月10日,甘肃会宁。红四方面军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军战士抛下肩上的背包,放下手中的武器,热泪奔涌,互相拥抱。掌声、笑声、欢呼声,像阵阵春雷,响彻会宁城。

此刻,红二方面军还在长征途中艰苦鏖战,夺路前行。在9月中旬连克甘肃省的成县、康县、徽县、两当后,迅速向北转进。

“会师了!会师了!”奔跑、激动、笑容凝聚在10月22日的将台堡。这一天,历尽艰辛的红二方面军,远远看见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战友,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

为了长征的胜利,红军将士九死一生,三军会师时仅有3万余人。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不是偶然事件,它是中共中央主动作为的缜密战略部署。”宁夏西吉县文化馆馆长刘成才说,中央红军西征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创造条件。在新的陕甘宁根据地开辟后,红一方面军已和红二、四方面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为主力会师做了充分的准备。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1935年秋,中央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毛泽东站在这里,想到北上陕北指日可待,写下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发出“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感叹。

长缨在手,誓缚苍龙。宁夏党史专家杜彦荣说,三军大会师,标志着长征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宣告了国民党扼杀红军的企图破灭,也意味着红军即将开启北上抗日和解放全中国新的革命征程。

薪火相传:不忘初心再出发

西北大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昂首走上了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新战场,在抗日救亡的烽火中,开始了铸造民族脊梁的新征程。

甘肃省迭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唐玉玲的父亲唐明军,是一位普通的老红军,他在世时两条小腿布满红疹,那是过草地时落下的皮肤病。

“父亲回忆说,他11岁从老家四川阆中参军。红军最艰难的时候,战士们从马粪中捡出未消化的青稞吃。”唐玉玲说,后来因脚伤太重,父亲在长征途中被迫留在了迭部县。

1935年,年仅14岁的四川娃子郭文海成为中央红军的一名战士,不久便跟随部队开始长征。在甘肃腊子口战役中,他左腿负伤,和其他两名战友落在了队伍后面。

连走带爬,郭文海等人没走多远便倒在了禾草地里,被宁夏彭阳县的虎林周三兄弟发现并收留。郭文海在虎家住了一年多,并认了虎林周作义父,最后在当地地下党的安排下回到了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郭文海定居西安。义父虎林周1966年去世前,曾三次被他请到西安旅游,两家人在西安的合影保留至今。郭文海还将自己的二儿子郭平安许给虎林周当孙子,起名郭虎宗,寓意永不忘本。

如今,虎家后人在村里建起纪念馆,为来访者义务讲解红军长征故事,希望大家体会革命胜利的不易,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一篇篇历史,一首首民谣,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情谊,长征精神就这样被深深镌刻在神州大地上,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人不忘初心、继续走好新的长征路。

新华社记者 宋振远 荀伟 梁军 任玮 文静(据新华社银川8月16日电)

来源: 新华社银川8月16日电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